安徽无为方言韵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3 05:19
本文关键词:安徽无为方言韵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声母 阴声韵 口元音 鼻化韵 入声韵 [i]介音
【摘要】:《中国语言地图集》将无为方言划归江淮官话洪巢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描写法、历史比较法等对无为方言韵母进行深入研究,并做共时比较。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无为方言的声韵调,重点研究韵母及其演变。共四章,第二和第三章是主体部分。第一章绪论。本章首先介绍了无为县的地理概况和方言概况;其次综述了江淮官话韵母和宣州吴语研究情况;最后交代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材料来源。第二章音系。本章主要讨论无为方言声母和声调的读音情况及演变规律。首先介绍音系、声母、韵母、声调、声韵调配合关系,之后主要讨论了全浊声母、帮系、端组、泥来日母、精知庄章组、见溪群晓匣、疑影喻、声调曲拱。主要结论:合口明母入声字较统一的产生了鼻冠音[mp];端组与蟹止摄相拼读[t]组,韵母变为[(?)],声母未发生擦化。泥来母相混,细音[nd]与[nz]是互补的条件变体。见系二等大多数存在文白异读。就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声调曲拱体现了处于宣州吴语与江淮官话之间的过渡特征。第三章韵母。本章主要讨论无为方言韵母的读音类型并与铜陵、庐江、肥西、合肥、肥东、六安等点做比较研究。共分五节。第一节阴声韵。讨论了果摄、遇摄、假摄、蟹止摄、效摄、流摄。蟹止摄三四等韵母由[i]高化到[(?)]。第二节阳声韵。讨论了口元音、鼻化韵、鼻尾韵、阳声韵韵尾演变。咸山摄一等见系白读[i]韵。咸山摄开口三四等与假摄合流为[i]韵。山合一与流开一主元音同为[e]。山摄合口二等有[ue]和[(?)]两个不同层次的韵母。深臻曾梗摄有[ε]和[an]两个语音层次。阳声韵韵尾格局是:咸山aa-宕江深臻曾梗a--通η。第三节入声韵。开尾韵,无喉塞尾[?],分为[(?)]、[Λ]、[9]三组入声韵。第四节一二等的[i]介音。咸山摄开口一等见系、咸山摄开口二等知庄组和见系(白读)、蟹开一见系、蟹开二庄组和见系(白读)出现[i]介音。见系一等[i]介音是声母和韵母共同作用的结果。二等见系[i]介音是在腭化过程中出现的。第五节[u]介音的失落。失落多少的顺序:臻摄蟹止摄、山摄。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72.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太庆;;铜陵方言记略[J];方言;1983年02期
2 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年01期
3 熊正辉;官话区方言分ts t■的类型[J];方言;1990年01期
4 乔全生;晋语与官话非同步发展(二)[J];方言;2003年03期
5 吴波;;合肥话“-i”、“-y”音节声韵母前化再探[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付义荣;;安徽无为傅村方言状况之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王洪君;;阳声韵在山西方言中的演变(上)[J];语文研究;1991年04期
8 赵日新;;汉语方言中的[i]>[■][J];中国语文;2007年01期
9 朱晓农;焦磊;严至诚;洪英;;入声演化三途[J];中国语文;2008年04期
10 许宝华;潘悟云;;不规则音变的潜语音条件——兼论见系和精组声母从非腭音到腭音的演变[J];语言研究;198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绍浪;江淮官话入声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2 吴波;江淮官话语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小烈;铜陵方言语音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17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217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