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西方现代诗化语言观的生成

发布时间:2017-11-25 00:29

  本文关键词:西方现代诗化语言观的生成


  更多相关文章: 西方 现代 诗化语言观


【摘要】:19世纪初至20世纪上半叶形成的"现代诗化语言观"是西方现代哲学、美学以及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本体"观的出现、现代审美精神的形成、语言意识的自觉及对西方传统逻辑语言观的批判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现代诗化语言观形成。尽管德国浪漫派美学以及尼采、克罗齐、海德格尔等在具体观点上各异,在语言的本性是"诗化的"而非"逻辑化的"这一点上却具有相似性。"现代诗化语言观"不仅对西方当代哲学、美学研究,而且对中国当代美学、诗学研究甚至文学创作也有重要影响。
【作者单位】: 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思政部;
【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现代西方语言哲学中的诗化语言观研究”(ZX1106)
【分类号】:H0-0
【正文快照】: 海德格尔在《荷尔德林诗的阐释》中称“单纯的符号”并非语言的本性,它“无非是语言的一个表层而已”[1](P42),“语言本身就是根本意义上的诗(Dichtung)”[2](P58)。19世纪初至20世纪上半叶,一种关于语言诗化本性的哲学思考悄然形成,这种观点认为语言与人的“感性生存在世”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任华东;;试论海德格尔的语言观是诗化语言观[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2 黄赞梅;“诗与哲学的古老争议”及其现代融合[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张玉能;德国早期浪漫派的美学原则[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浦虹;;论海德格尔思想中的语言性“大地”[J];学术探索;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邦金,申定宝;传统走向现代的语言之路——从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谈起[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刘力永;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批判形而上学的根本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刘克;;汉代画像石中的佛教环境生存智慧[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4 伏爱华;;“庄周梦蝶”的美学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5 余虹;;论“禅”与“道”的“心性”之美[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6 萧仕平;;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庄子人际关系思想试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赵光旭;;诠释学与华滋华斯的“化身”诗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赵卫国;;海德格尔视野中现代性的时间根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李孟国;;海德格尔的“伦理”论题与存在之真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王颖斌;;海德格尔的“无”所隐含的多重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雪虎;;人文之维及其当代面对:文论美学30年回望[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黄时进;刘晓华;王约;刘小玲;;基于以能力为导向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首次正式调查——2010上海卢市湾区公众科学素质调查分析[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云鹏;;论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帅;;比较孔子的“忧”与海德格尔的“忧”及在教育上的现实意义[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朱军;;网络和家乡——网络时代的存在论浅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7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苏建;陈凡;;论技术与法律关系形态的历史嬗变[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9 葛舒荃;;从海德格尔的角度看保护自然美的实践选择[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10 杨庆隆;;全球化背景和中国的“原生态文化”语境[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崔绍怀;中国鲁迅《野草》研究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董鸣;丝网版画的印痕魅力[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路晓辉;史蒂文森主要小说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治红;乔治·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茶馆》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8 代丽君;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史观[D];湘潭大学;2010年

9 粟亮;庄子的自由之道[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罗茜;黑暗中的希望之光[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克英;现代诗欣赏中的几个问题[J];张掖师专学报(综合版);1993年01期

2 叶橹;;旧体诗的“懂”与现代诗的“不懂”[J];诗探索;2013年05期

3 汪茂吾;;现代诗节奏的划分[J];初中生必读;2007年Z1期

4 尹玲;胡玉衡;刘洪顺;孙家骏;;台湾现代诗小辑[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7年05期

5 龙彼德;;不和谐的具体化——现代诗艺术揽胜二十七[J];绿风;2007年04期

6 王元;;放飞激情 寓教于乐——现代诗《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学的点滴体会[J];教师;2009年11期

7 伊丽莎白·豪尔 ,黎奇;奥地利现代诗二首[J];译林;1990年02期

8 田毅;;现代诗三首[J];阳关;1995年02期

9 小莫;;现代诗的状况及趋势[J];诗刊;1997年05期

10 毛志成;;古诗是现代诗的救星[J];教师博览;200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国建;;现代诗的变形艺术[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2 叶橹;;形式与意味[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郑慧如;;论台湾现代诗的抒情语调[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晨;;生命的意义——关于邱振中的《状态-Ⅳ》及其他[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五辑)[C];2008年

5 吕进;;现代诗技巧的“有”与“无”[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苟洋;庞爱莲;;自我解释与外部解释对现代诗理解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蓝棣之;;论四十年代的“现代诗”派·辛笛[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8 靳晓静;;在诗歌中如何把根留住[A];徐俊国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张同道;;蓝马店的风景:辛笛[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10 林静助;;论跨世纪台湾图像诠释的意义及其脉络——从现代诗创作抽样检视台湾图像的变异[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迪;现代诗的三个基点[N];文艺报;2007年

2 须文蔚;新世纪的交响诗:浅谈台湾现代诗发展[N];文艺报;2012年

3 早报记者 许荻晔;“现代诗带着人间烟火,越有平民质感越有力量”[N];东方早报;2012年

4 记者 王媛;《现代诗导读》首发式在并举行[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施晨露;“写诗软件”流行提醒了谁[N];解放日报;2013年

6 毛志成;古诗是现代诗的救星[N];光明日报;2000年

7 张彬;诗歌:微信传播不可小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8 CBN记者 周舒;日本有家诗歌出版专业户[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9 树才;诗画间的天性流露[N];中国文化报;2001年

10 关东客;“当下诗歌赛盛唐”的错觉与虚妄[N];太原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迪;尹玲战争诗论析[D];吉林大学;2013年

2 朴春兰;西方以及韩国的现代主义与崔龙官的现代主义倾向[D];延边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24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224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a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