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汉语四音节网络新词的认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5 00:20
本文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汉语四音节网络新词的认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四音节网络新词 意义建构 糅合 截搭 概念整合网络
【摘要】:网络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因为网络使用者将其广泛应用于各种传播媒介(微博,脸书,QQ,贴吧)中,所以其使用群体不断扩大,有些网络新词甚至已经达到了全民使用的地步。四音节网络新词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网络语言具有重大意义。以往对于四音节词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其构词特点,产生的背景、原因等。本文试图从认知的视角,用概念整合理论来系统地解释汉语四音节网络新词的意义建构。汉语四音节网络新词具有构词方式多样、表达内容完整清晰、节奏朗朗上口以及形式简洁的特点。从其构成方式出发,本文将四音节网络新词分成了两个层面:组合式和非组合式。组合式在四音节网络新词中占有较大比例,包括复合词和缩略词两类。复合词可细分为五个子类,分别是名词+名词、名词+动词、动词+名词、动词+动词和形容词+名词。非组合式则包括谐音词以及仿写词两类。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指导,从认知的视角对汉语四音节网络新词的意义建构进行了探讨。通过运用概念整合网络的四个基本网络,即简单型网络、镜像型网络、单域型网络和双域型网络,论文对汉语四音节网络新词的在线意义建构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概念整合网络中的输入空间、类属空间、映射、投射和新创结构等来阐释认知模型的构建。研究表明:相似或相关的两个空间可以关联在一起形成类属空间,糅合和截搭是整合两个概念并最终在整合空间形成新词的方式。糅合是将两个相似而不一定相关的概念整合在一起,而截搭则是将两个相关而不相似的概念整合。七类汉语四音节网络新词的意义建构过程中所涉及的整合方式与整合网络类型都是不一样的。组合式新词的整合采用的是截搭而非组合式新词的整合则是通过糅合而成。名词+名词、动词+名词、名词+动词、动词+动词以及谐音词适用于双域型网络,形容词+名词适用于单域型网络,而缩略词则适用于简单型网络,仿写词适用于镜像型网络。本文研究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系统性地研究了汉语四音节网络新词,发现了四音节词在语义构建和结构方面的特点,而且检验了概念整合理论在语言学意义建构领域中强大的解释力,从而提高人们对网络语言的理解能力,有利于翻译、对外汉语教学等学科的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金星;李燕芳;;浅析网络新词“V纭盵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任会芹;;浅析2008年网络新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3 王丽;;网络新词生成机制的认知阐释[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姜_,
本文编号:1224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224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