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漏收宋代笔记词目补释
本文关键词:《汉语大词典》漏收宋代笔记词目补释
【摘要】:《汉语大词典》作为我国第一部大型多卷本语文词典,反映了我国语文辞书编纂的最新成就和最高水平,但这样一部有着极高价值的工具性质的大型词典由于所收词目浩繁、时间紧迫,不可避免地存在词语失收的问题。而宋代笔记作为语言研究的素材,词汇的容量比较大,把这些著作中大量增加、散见于各处的新词新义收入辞书,对其中七则词语进行训释,很好地补正《汉语大词典》在收词方面所存在的缺失。为《汉语大词典》的进一步修订提供增补漏收词语的依据或者参考。
【作者单位】: 淮海工学院文学院;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YYD002)
【分类号】:H134
【正文快照】: (淮海工学院文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一、资访犹“咨访”。咨询,即向人征求意见。(1)天禧中,宰臣奏:“中书、枢密院接见宾客,然两府慎密之地,亦欲资访天下之良苦,早暮接待,复滞留机务。又分厅言事,各有异同。欲乞今后中书、枢密院每有在外得替到阙,及在京主执臣僚如有公事,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灿;;《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补苴四则[J];古汉语研究;2007年03期
2 蔡子鹤;陈杏留;;买地券词语考释三则——兼谈《汉语大词典》之不足[J];辞书研究;2009年06期
3 陆琳;;《汉语大词典》疏漏补正举隅[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程志兵;;期待全面修订的《汉语大词典》早日问世——从《汉语大词典订补》说起[J];辞书研究;2013年04期
5 王涛;《汉语大词典》编纂纪实[J];辞书研究;1986年06期
6 袁津琥;;释“毛骨悚然”“雪上加霜”——读《汉语大词典》R劶侵籟J];汉语史研究集刊;2003年00期
7 柳堤;盛典——《汉语大词典》编纂纪实[J];科技文萃;1994年07期
8 胡绍文;谈“容易”的成词原因及时代——兼与《汉语大词典》“容易”条商榷[J];语文学刊;2000年05期
9 李敏辞;般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10 夏南强;《汉语大词典》指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崇高;;《汉语大词典》盐文化词语商补[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赵宗乙;;《汉语大词典》释误四则[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界云;周澍民;;汉语工具书编纂平台的语料处理(提纲)[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朱习文;李娟;;《汉语大词典》古天文词条补正五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释义以今律古现象札记二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玲;;《汉语大词典》方言词语补苴十二则[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2年第2期[C];2012年
7 傅玉芳;;成套词收词的完整性与释义的一致性——写在《汉语大词典》修订之前[A];辞书论集(二)[C];2012年
8 宋浚瑞;;小议《汉语大词典》修订中的例证选择问题[A];辞书论集(二)[C];2012年
9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因假借误释词条举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范崇高;陈家春;;《汉语大词典》盐文化词语补释[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原社长 阮锦荣;“不占有资料,,提高质量是空谈”[N];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 柳斌杰;信守科学 与时俱进 锤炼精品[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3 黄河清;“晴雨表”、“五味瓶”、“耻辱柱”确有其物[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4 黄典荣;“首当其冲”用错了[N];语言文字周报;2013年
5 俞忠鑫;词汇研究之大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6 蓝有林;网络热催生书业新趋势[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金霞;上海世纪出手五大战略[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8 培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规模效应 优势互补[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9 陈昕;因书制宜平铺网络出版战略[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10 黄典荣;“生前”不包括“临死时”吗?[N];语言文字周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崔泰勋;《汉语大词典》专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孙晓玄;基于《汉语大词典》语料库的宋代新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闫从发;基于《汉语大词典》语料库的时代汉语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刘艳平;《汉语大词典》单义项借代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阚绪良;五灯会元虚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李朝虹;《说文解字》互训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释义“以今律古”现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孟红梅;《汉语大词典》1-4卷含“和”词语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马春玉;《汉语大词典》所收上古十四部典籍重言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陈春风;《汉语大字典》与《汉语大词典》的字形规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徐艳霞;《汉语大词典》丧葬词语商补[D];山东大学;2011年
6 廖加;从《豆棚闲话》看《汉语大词典》的补订[D];广州大学;2012年
7 刘宁;《汉语大词典》收录《资治通鉴》词语补正[D];中南大学;2010年
8 陈晓慧;《汉语大词典》“阜”部订堒[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一鸣;《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与《汉语大词典》收词、释义[D];湘潭大学;2013年
10 曾腊梅;《唐语林》词语与《汉语大词典》订补[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39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239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