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传信范畴的性质和概貌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传信范畴的性质和概貌
【摘要】:在汉语传信范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文章首先讨论了传信范畴的性质并给出了本研究对传信范畴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传信范畴的核心意义是表达所言信息的来源和获取方式;而"可信度"只是传信范畴暗含的意义外延。文章认为,判定传信语的标准除了其意义标准外,还有两条句法标准:传信语不是主要谓语成分;它不能被否定或强调。文章还较为全面地勾勒出了汉语传信范畴系统的概貌,区分了专职传信语和兼职传信语(传信策略)。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资助
【分类号】:H146.3
【正文快照】: 1引言从学界对传信范畴已有的研究看,语言学家们对该语言范畴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附属到现在将传信范畴作为一个独立的语言范畴进行专门研究的过程。?早在19世纪之前,传信范畴的研究就已经开始萌芽(虽然那时“传信(evidentiality)”这个术语并未正式使用),但是传信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伯江;认识观的语法表现[J];国外语言学;1997年02期
2 董秀芳;“是”的进一步语法化:由虚词到词内成分[J];当代语言学;2004年01期
3 胡壮麟;汉语的可证性和语篇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4 乐耀;;国内传信范畴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2011年01期
5 乐耀;;论北京口语中的引述类传信标记“人说”[J];世界汉语教学;2013年02期
6 胡壮麟;语言的可证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01期
7 朱永生;;试论现代汉语的言据性[J];现代外语;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勇,钱益军;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几点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张和友;;情态确认型“是”字构式中“是”的语义功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周晓凤;杨丹;;英语新闻语篇的实据性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赵同林;;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之争的原因分析[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宋荣超;;语言理据性和任意性新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6 穆志刚;;中西方语法化理论的发展和融合[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7 王小红;;浅析英汉语言中的象似性[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9期
8 汤斌;;新闻语篇中推断证素的语篇特征研究——以英语疫情新闻文本为例[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9 陈颖;蔡峥;;小议副词“真”和“很”[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05期
10 李金满;王同顺;;词汇化和语法化的接口——“X们儿”的演变[J];当代语言学;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肖唐金;;English Modal Satellite Adverbs as Means of Modality Supplementing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 on Modality[A];贵州省外语学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高松;赵怿怡;刘海涛;;汉语特殊结构的句法标注策略[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3 朱晓凤;;“一般说来”的语用分析[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朴锦海;汉韩频率副词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姚小鹏;汉语副词连接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詹碧文;现代汉语报纸新闻语言证据范畴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金智妍;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刘冬青;北京话副词史(1750-1950)[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姗姗;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X是X”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梅那;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语气副词习得偏误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曾检红;限制副词“只”与“X”的粘合[D];南昌大学;2010年
5 林娅利;清丰方言与体貌相关的几个助词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李敏;开封方言估测类语气副词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王蕾;英语政治新闻的言据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云玲;奥巴马政治演说中的言据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素芳;蒙古国学生习得汉语“是”字句情况考查及偏误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芬;双音结构“X以”的词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秋忠;;《语气与情态》评介[J];国外语言学;1989年04期
2 张伯江;认识观的语法表现[J];国外语言学;1997年02期
3 牛保义;国外实据性理论研究[J];当代语言学;2005年01期
4 邢福义;;说“您们”[J];方言;1996年02期
5 胡壮麟;汉语的可证性和语篇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6 陈玉东;;汉语韵律层级中小句的中枢地位和调节作用[J];汉语学报;2005年02期
7 乐耀;;国内传信范畴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2011年01期
8 严辰松;语言如何表达“言之有据”——传信范畴浅说[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刘永华;;《马氏文通》传信范畴再探[J];兰州学刊;2006年09期
10 胡壮麟;可证性,,新闻报道和论辩语体[J];外语研究;199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房红梅;言据性的系统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翟颖华;现代汉语旁称代词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徐婷;视角空间理论框架中的言据性现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昕;;“所”字释义[J];辞书研究;1987年02期
2 冯清高;当代西方语义研究述评[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S1期
3 李俊群;;论春节的传统意义[J];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01期
4 杨永祥;;原型范畴理论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9期
5 符浩;词义演变过程中的离析与综合现象[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6 Timothy Light;王宗炎;;黎天睦论“着”的核心意义(摘要)[J];当代语言学;1991年01期
7 陆宗达;“咸、婔、协、协、(思R
本文编号:1249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249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