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上来”及相关格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V上来”及相关格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V上来” 语义分析 句法分析 认知分析 相关格式
【摘要】:“V上来”是由动词V与双音节趋向动词“上来”构成的述补结构。“V上来”结构对其中的V有一定的限制,根据与“上来”组合的动词是否具有位移性,可以将V分为位移类动词和非位移类动词。其中,位移类动词又根据位移方向定向与否分为定向位移类动词(A)和泛向位移类动词(B);非位移类动词根据语义特征的不同可分为言说类非位移动词(C)和衔接类非位移动词(D)。A类V具有[+向上]的语义特征,这些动词所表示动作的趋向只能“向上”;B类V具有[+非定向]的语义特征,这类动词所表示动作的位移方向是不确定的或者说不是唯一的。A类、B类动词都能进入“向上+V”趋向义测试框架。C类V具有[一位移][+言说]的语义特征,当其和趋向动词“上来”组合时,“上来”表示动作的结果。D类V具有[一位移][+衔接]的语义特征,表示衔接、附着于事物的整体。C类、D类动词都可以进入“V得/不上来”结果义测试框架。趋向动词“上来”的语义有三种,即趋向义、结果义、状态义。三种语义在认知上具有连续性,主要通过隐喻来实现“趋向义一结果义--状态义”这一连续统的映射,整个过渡的前提便是语义的像似性。此外, “V上来”述补结构涉及参考点问题,语境中一般都会出现原点、位移轨迹、终点,此时“上来”通常表示趋向义。趋向动词“上来”充当补语后使得“V上来”结构具有有界性特征,也就是说“上来”的使用使其中的V从无界变为有界。根据能否带宾语,可以将“V上来”结构分为“V上来+NP”和“NP+V上来”两种。两种格式的使用与“V”、“上来”及“NP”有密切联系。当“V上来”表趋向义或结果义且施、受事为无定的体词性成分时,可以带宾语也可以不带;而当“V上来”表状态义或者施、受事为有定的体词性成分时,其后不能带宾语。离开这些限制性的语境“V上来”本身可以带宾语也可以省略宾语。“V上来”的主要句法功能是充当谓语或谓语中心。通常“V上来”在作谓语中心时,前面需要加一些修饰性成分,如副词、介词短语、能愿动词、形容词等,其后也可以加谓词性短语说明动作的目的,二者构成连动结构。“V上来”还可借助于结构助词“得”充当补语成分,表示某种性质的状态,其后一般有致使性成分与之共现。现代汉语中的“V上来”结构与“V+上+NP+来”、“V+NP+上来”以及“V+‘得/不’+上来”几种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V上来”与“V+上+NP+来”两格式中的“V”通常是具有主动义或致使义的位移类动词,当“上来”表示趋向义且动作是施事者主动发出的,或者当“上来”表示趋向义或结果义且动作是受事者被动承受的,两格式可以互换。“V上来”与“V+NP+上来”格式两格式中的“V”通常为言说类动词或者具有致使义的位移类动词,当“上来”都表示趋向义时,两格式可以互换。“V上来”和“V+‘得/不’+上来”两格式中的“上来”都具有结果义,表示具有完成某一动作行为的可能与能力。组合式补语结构“V得/不上来”通常都有粘合式“V上来”与之对应。“V上来”是无标记的,“V得/不上来”是有标记的,“V得/不上来”这两种格式的使用有一定的条件限制,这就使得“V上来”和“V得/不上来”存在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与语义和韵律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新凯;;“了”与趋向补语位置关系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0年S8期
2 严伟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趋向补语的研究综述[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李燕;;趋向补语范畴的二语习得比较研究[J];外语教学;2012年05期
4 杉村博文;试论趋向补语“.下”“.下来”“.下去”的引申用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年04期
5 刘汉武;;越南学生“出”组趋向补语习得考察[J];海外华文教育;2013年04期
6 白美雪;;“过”+趋向补语[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年07期
7 耿京茹;汉语趋向补语与法语相关表述的比较[J];汉语学习;2005年03期
8 高艳;;趋向补语“来”“去”使用不对称的语用考察[J];晋中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弓月亭;;“现代汉语研究语料库”趋向补语统计研究[J];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车政华;;韩汉翻译教学中趋向补语教学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子月;;基于语料库的趋向补语“起来”的习得研究[A];第七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春享;韩国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朝吉勒玛;汉语趋向补语在蒙古语中的对应方法[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氏月;汉越趋向补语对比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2 刘忠林;对外汉语教学中趋向补语的偏误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3 商纳纳;从语义角度看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趋向补语“上”的使用[D];兰州大学;2015年
4 宾德利雅;蒙古学生汉语简单趋向补语习得情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朴金凤;汉韩复合移动动词语义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人宁;趋向补语“出/出来”语义引申的制约因素及认知解释[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耿浩博;中高级留学生趋向补语偏误分析[D];南京大学;2014年
8 李鑫;俄罗斯留学生习得汉语趋向补语的偏误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5年
9 高天宇;留学生趋向补语习得偏误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5年
10 邹诗君;外国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偏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70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270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