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一体”课程模式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本文关键词:“六位一体”课程模式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摘要】:当前,高职语文教学面临边缘化的窘境,改革势在必行。教学实践表明,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为驱动,以形成性考核为手段,融"教、学、做"于一体的"六位一体"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分类号】:H319
【正文快照】: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形式。高职语文作为一门融工具性、实用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文化教育课,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但就目前来看,高职语文教学存在学科地位弱、课程定位模糊、教学形式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文菊;;论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几个重要环节[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张晓慧;;关于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3 陈和;;关于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构想[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4 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桃生;刘芬;;“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的优化教学设计[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卫平;;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刘道成;;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的数学课教学设计[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吕汀;;职业学校专业课教材与课程的有机结合之探索[J];办公自动化;2012年10期
5 林祝君;冯学东;;职业技能导向的情境体验培训模式研究[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尉胜伟;;《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做”实施探讨[J];才智;2010年15期
7 王楠;;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初探[J];才智;2012年08期
8 王敏;;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以《嵌入式系统的安装与测试》为个案的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9期
9 黄球华;;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技能训练课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08年32期
10 范荣;;培养旅游饭店专业人才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J];成才之路;2008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伦;;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材建设思路[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2 朱永金;成友才;代玉龙;;在专业课程中 引入任务驱动教学[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唐焕春;;《Java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君;大学语文教材研究(1978-2008)[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恰;教师培训教材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辉蓉;数学诊断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迟旭;区域经济视域下吉林省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闫宁;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伟;高职公共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曹宏;高职院校工学交替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跃;中职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调查与激发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彦伟;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清;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有效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林鹏;福建省中职商贸财经类专业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灿芬;新时期中职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8 姚雪莹;导游业务教学中职业技能培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顾伟晨;中职数学与专业相结合的情境教学实践与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熊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泽江;;《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专题教学模式[J];沧桑;2006年02期
2 张中成;《大学语文》教学方法谈[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贾甚杰,贾红霞,周振海;高职高专教育环境下的大学语文课程研究[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4 王步高;以提高质量为中心改革“大学语文”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04期
5 张祥明;课堂教学中的非规范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8期
6 王健;推开三重门——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的若干思考[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桑哲;温儒敏;;关注语文核心 规范教学改革——访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年04期
8 宋彦;《大学语文》教学的“三个层次”[J];现代语文;2004年08期
9 姚和芳,熊芊;论高职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而不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2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卜之;[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佳芳;;闲暇教育视点中的高职语文教学探究[J];文教资料;2007年33期
2 吴亚萍;文学接受理论对高职语文教学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4年11期
3 刘瑛;高职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反思[J];机械职业教育;2005年10期
4 生素巧;;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孙承波;;浅谈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口语技巧训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孙良伟;;高职语文教学设计探索与实践[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周海英;;论提升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李杰;;民族文化传统对高职语文教学的消极影响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14期
9 黄志刚;;高职语文教学需达到的四点要求[J];教育科研论坛;2010年08期
10 于芳;;高职语文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光磊;;浅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理论课程模式与能力培养[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范维纲;;论创建工学结合的新型课程模式[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田淑华;;“资格导向、企校合作的开放式课程模式”探索[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陆国民;;以“实践导向”课程模式引领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A];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职教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孙晓艳;蔡建军;;应用电子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与实践[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王文;周莉;王莹;刘雅丽;;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高职教育模式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董莉;李育川;邢起珍;;对我校实施课程综合化的初步探索[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魏龙;孙见君;张国东;;“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的探讨[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9 关胜文;;专业课课程方案建设与课程开发研究——汽运专业职业能力拓展[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10 王晓昕;;扬弃传统 指向实践——高职标志设计课程模式新探[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傲霜;黑大:以任务驱动更新计算机课程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张箐;高职高专会计的课程模式[N];财会信报;2009年
3 张箐;高职高专会计的课程模式[N];财会信报;2009年
4 ;小主人成长的摇篮[N];重庆日报;2004年
5 实习记者 米丽古丽;今秋高中教学实行新课程模式[N];吐鲁番报(汉);2008年
6 王平 刘守古 陈昱 詹国祥;突破传统瓶颈 建立公共体育自主建构课程模式[N];光明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黄蔚;从“以学科为中心”到“以器官系统为中心”[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朱勤;社区医院六位一体显优势[N];辽宁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李挥;项目课程:高职教育走向优质的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邱海黎;在玩中学会做人[N];中国妇女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伟强;基于标准的体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柏杨;军医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3 刘留;论美国学校体育课程的生命关怀[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4 任京民;社会科课程综合化的意蕴与追求[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吴世家;中美公共关系高等教育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胡雅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杨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孟凡丽;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宇;美国联邦政府干预学前教育的历史演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洁;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徐瑾R,
本文编号:12709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270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