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合偶词与嵌偶词句法组配的非韵律因素
本文关键词:限制合偶词与嵌偶词句法组配的非韵律因素
【摘要】:本文通过考察与"合偶词"和"嵌偶词"(冯胜利,1997/2009)相关的几组用例,提出"韵律制约句法"的原则及相关规则的运用受限问题。文章认为,在"合偶""嵌偶"这样的韵律适配要求之外,现代汉语中的单双音节组配问题还受语体协和、风格映射、结构限制、语义要求、共时语言的历史层次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与影响。研究单双音节组配需要加入这些方面的考量,进行多维分析,使有关理论更具解释力,从而使韵律与语体语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可在内省搜证的基础上引入语料普查和推演甄别的方法,以丰富和发展韵律语法的研究范式,使观察、描写与解释都更为充分。
【作者单位】: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东亚语言文化系;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1.导言韵律制约句法理论的提出及相关的汉语韵律语法研究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在韵律语法的框架中,很多以前没有认识到的汉语语法组配现象得到了观察和揭示,一些以前讨论过的组配问题获得了新的、更为系统、也更有说服力的解释(端木三,2000;董秀芳,2004;冯胜利,199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端木三;汉语的节奏[J];当代语言学;2000年04期
2 王洪君;;汉语的韵律词与韵律短语[J];中国语文;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卫兵;;中文分词连写可行性考察[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李金子;;项位语法概论浅析[J];才智;2012年07期
3 谭外元;周流溪;;汉语的节律结构的语素制约分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于泽;韩玉昌;李立洁;;句子语境中韵律作用的眼动特征[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4期
5 赵利娟;魏耀章;;浅析汉语韵律单位及韵律语法[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9期
6 杨慧;;现代汉语Vs较Vd多现于主宾位置的韵律成因[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王洪君;音节单双、音域展敛(重音)与语法结构类型和成分次序[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8 裴雨来;邱金萍;吴云芳;;“纸张粉碎机”的层次结构[J];当代语言学;2010年04期
9 彭晓辉;;现代汉语“们”字研究综述[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华玉明;夏群;;单音节动词原调式重叠AAy及其状态形容词功能[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银沛月;;成都口音普通话“去声+去声”双音节词重音研究之简介[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陈莹;;英汉节奏对比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赵明慧;李平华;;“V+T+N”和“V+N+T”句式考察[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洪君;;试论汉语的节奏类型——松紧型[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5 蔡莲红;王永鑫;杨鸿武;;韵律与语法、语义的协同处理[A];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宋柔;;自然语言处理中语言知识的基础性地位[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冯建珍;;说“动词+得/个+形容词”[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2期[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凤杰;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3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于泽;书面韵律信息的作用及其加工机制的即时加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晓慧;动词后“上”与“下”、“来”与“去”的语义演变及其不对称性[D];浙江大学;2010年
8 刘云雁;朱生豪莎剧翻译—影响与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祁世明;当代汉语变异的概念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吴春红;现代汉语位事范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林静;词语的理据性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欢;现代汉语名词的复数表达形式及其标记问题[D];南昌大学;2010年
3 戴婷;泰国留学生汉语陈述句句重音声学特征[D];暨南大学;2011年
4 韩钰;中高级水平留学生汉语作文中的韵律偏误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艾溢芳;《北京话语音读本》整理与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6 曾李;“本X”的多角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芬;双音结构“X以”的词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余婉芳;汉语词汇理据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婷婷;电影片名的社会语用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10 罗欢;“A_1+A_2”组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茂灿 ,颜景助 ,孙国华;北京话两字组正常重音的初步实验[J];方言;1984年01期
2 颜景助;林茂灿;;北京话三字组重音的声学表现[J];方言;1988年03期
3 冯胜利;;论汉语的“自然音步”[J];中国语文;1998年01期
4 端木三;;重音理论和汉语的词长选择[J];中国语文;1999年04期
5 冯胜利;论汉语的“韵律词”[J];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01期
,本文编号:1285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285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