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拾雅》同义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9 07:04

  本文关键词:《拾雅》同义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拾雅》 同义词 构组 辨析 举例


【摘要】:《拾雅》增补《尔雅》《广雅》《方言》等雅学著作,是一部典型的广雅之作。《拾雅》不是汉唐故训资料的按义汇编,而是与现今同义词研究一样,做了求同和辨异的工作。本文以《拾雅》的语言材料为依据,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和工具书,对其同义词进行全面地考察分析,,力求为古汉语同义词研究尽微薄之力。 除绪论和结语外,全文共分四章。 绪论部分主要概述了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古汉语同义词的研究现状三个方面,简要述评了《拾雅》的作者、内容、研究现状以及与《尔雅》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说明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章《拾雅》同义词界定及收词情况。首先说明《拾雅》同义词界定的具体原则,其次从两个角度概述《拾雅》同义词的收词情况:一是从词汇类型看,包括普通语词、方言词以及原始专名词;二是从词语结构类型看,包括单音词和复音词两大类。 第二章《拾雅》同义词的构组概况。本章根据“一义相同”的同义词界定原则,对《拾雅》同义词进行构组,总结出三种同义词构组概况:一义构组、二义构组、多义构组,其中多义构组包括三义构组、四义构组、五义构组三种情况。 第三章《拾雅》同义词的辨析方法。本章运用语言学理论,结合《拾雅》同义词的实际用例,分别从同义词研究的求同和辨异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一是针对一般同义词,通过“一义相同”、训诂形式、判断句式等角度进行同义词的求同。二是针对文化同义词,通过作比较暗示差异、方言和通语等两个角度进行同义词辨异。 第四章《拾雅》同义词辨析举例。本章就实词同义词进行辨析,实词主要包括动词、名词、形容词三大类。本章分三节分别对名词同义词、动词同义词、形容词同义词进行详细地辨析,以此探讨实词内部共同义位之间的差异。 结语部分总结,通过《拾雅》同义词研究,可以概括出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四个特点:同义训诂性、多源开放性、同义群聚性、名物主导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正考;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述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徐盛芳,徐正考;20年来古代汉语同义词研究综述[J];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方文一;同义词研究要从语言实际出发[J];辞书研究;2001年04期

4 王建莉;;论《尔雅》的同义词词典性质[J];辞书研究;2012年02期

5 张志毅;确定同义词的几个基本观点[J];吉林师大学报;1965年01期

6 黄金贵;论古汉语同义词构组的标准和对象[J];古汉语研究;2003年01期

7 黄金贵;古今汉语同义词辨析异同论[J];古汉语研究;2003年03期

8 王建莉;从多义词看《尔雅》的同义聚合标准[J];古汉语研究;2004年01期

9 方一新;郭晓妮;;近十年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古汉语研究;2010年03期

10 王其和;;论胡世琦《小尔雅义证》的特色与不足[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冬英;《尔雅》普通语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07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307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5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