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大江书铺《修辞学发凡》系列版本研究——基于副文本版权页与《正误表》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7-12-19 08:13

  本文关键词:大江书铺《修辞学发凡》系列版本研究——基于副文本版权页与《正误表》的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大江书铺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版本


【摘要】:大江书铺在《修辞学发凡》版本的研究中具有特殊地位,出版了《发凡》从初版到第五版的系列版本。大江书铺《发凡》三版、四版、五版版权页的发现,最终确认了上册初版的实际出版时间,并证实了《修辞学发凡》再版实为首个合订本。《发凡》三版所附《修辞学发凡正误表》的发现,证明了《发凡》三版实为首个修订本。《修辞学发凡正误表》的更正之处不仅说明陈望道对于"微婉"格有了新的思考,而且折射出陈望道在新式标点符号体系的创立、推广以及现代汉语制度化进程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H05
【正文快照】: 一、大江书铺在《修辞学发凡》版本研究中的意义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以下简称《发凡》)对于现代修辞学的划时代意义早已得到学界公认。《发凡》之所以“能历经长时间的检验而仍保持着崇高的学术价值和旺盛的学术生命力”源于望老的治学精神,“而这种治学精神在他对《发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熙宗;学界泰斗 治学楷模——从《修辞学发凡》不同版本的修改,看陈望道先生的治学精神[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2 刘斐;陈昕炜;;陈光磊先生访谈录[J];当代修辞学;2013年04期

3 东木;;关于《修辞学发凡》的初版本[J];当代修辞学;1982年01期

4 储丹丹;刘斐;;李熙宗先生访谈录[J];当代修辞学;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常文芳;;陈望道的编辑思想与编辑实践[J];编辑之友;2008年02期

2 杨铖;;从叶圣陶《昆曲》一文看他的曲学观念[J];大众文艺;2012年01期

3 陈振新;;陈望道研究资料目录索引[J];上海鲁迅研究;2012年04期

4 缪君奇;;革命元勋 文化伟人——纪念陈望道先生诞辰120周年[J];上海鲁迅研究;2011年02期

5 张虹倩;刘斐;;一位修辞学家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基于《修辞学发凡》现代白话语例的考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6 陈占彪;;论“五四”时期的文言一致[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何成明;;陈望道的办刊实践和新闻教育思想[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常文芳;;陈望道的编辑思想与编辑实践[A];学报编辑大视野——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优秀编辑学论著评选获奖论文集粹[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舟;1929年-1949年复旦大学新闻教育发展述评[D];复旦大学;2011年

2 冯春萍;《太白》杂志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李瑞奇;倥偬廿载,浮沉三纪——陈望道美学思想评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寿忠;;《修辞学发凡》的价值论贡献——《修辞学发凡》关于语言文字修辞价值的论述[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宗;《陈望道修辞论集》出版[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3 周会会;;陈望道与中国修辞学[J];兰台世界;2008年17期

4 李熙宗;陈望道佚文《〈修辞学发凡〉第九版付印题记》“释读”[J];修辞学习;2005年01期

5 李熙宗;学界泰斗 治学楷模——从《修辞学发凡》不同版本的修改,看陈望道先生的治学精神[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6 刘自强 ,王锐;标题辞格例说[J];阅读与写作;1995年07期

7 马晓红;;前沿性 开创性 奠基性——陈望道先生修辞论著阅读札记[J];修辞学习;2006年03期

8 高万云;陈望道与钱钟书:修辞学之双峰并峙[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9 李漪琳;;修辞新视角——语言效率[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10 胡范铸;;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野——中国修辞学研究方法的研究[J];云梦学刊;199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宏宇;;新文学版本研究的角度[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2 高万云;;真正科学的汉语修辞学——评王希杰《修辞学通论》[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3 高万云;;真正科学的汉语修辞学——评王希杰《修辞学通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4 毛永波;;隐喻扩展与义项建立[A];中国辞书学文集[C];1998年

5 李永祜;;《京本忠义传》的断代断性与版本研究[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6 李熹明;;借代辞格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盛林;;从《修辞学发凡》到《修辞学通论》[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8 聂焱;;“适应题旨情境”与“得体”之比较[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9 曲艺;;《玉篇》版本研究[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10 盛林;;从《修辞学发凡》到《修辞学通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雪林;陈望道,让人既敬仰又亲近[N];文汇报;2011年

2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范晓;陈望道:学习要“以今为主”[N];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陈小莹;陈望道:复旦崛起的奠基人[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4 中国人民大学 高放;“共产主义的幽灵”并非陈望道首译[N];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沈伯俊;跨世纪的《三国》版本研究[N];社会科学报;2000年

6 黄霞;陈望道鉴定[N];光明日报;2001年

7 金宏宇;多层面的版本研究[N];文艺报;2004年

8 葛建亚;“版本”溯源与集邮文献版本研究[N];中国集邮报;2006年

9 陈光磊;陈望道:传布《共产党宣言》[N];社会科学报;2006年

10 赵晓林;故纸堆里的虎闱先生[N];济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新钦;《焦氏易林》作者版本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载荣;《本草纲目》版本流传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马晓红;陈望道对中国语法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D];复旦大学;2005年

4 孙麒;《艺文类聚》版本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周录祥;凌稚隆《史记评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耿铭;玄应《众经音义》异文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永吉;《史记》殿本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艾红华;卡勒尔·凡·曼德尔及其《画家之书》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9 肖书文;中日当代修辞学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尚丽新;《乐府诗集》的刊刻和流传[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强;宋代江西学人版本研究活动考述[D];南昌大学;2010年

2 王慧香;《修辞学发凡》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3 王爱亭;《通志堂经解》版本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郭艾生;南宋黄善夫本《后汉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田婧;卡门三首咏叹调演唱版本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常佩雨;《孔子家语》版本叙录[D];郑州大学;2008年

7 金o,

本文编号:1307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307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e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