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分类和施格、通格及施语、通语
本文关键词:动词分类和施格、通格及施语、通语 出处:《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施格动词 通格动词 施语 通语 主宾格语言 双动词结构
【摘要】:本文参照施通格语言中的施格结构和通格结构、施事在施格动词结构中的句法表现、通格在施格动词和通格动词中的句法表现,厘清了一些概念使用上较为混乱的现象。本文参照吕叔湘(1987)、黄正德(2007)和沈阳、Sybesma(2012)的研究,根据动词不同的句法分布,发现汉语动词的四分系统(通格动词、施格动词、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和动词论元的四分系统(通语、施语、主语和宾语)具有句法分布上的现实性。本文用这种分类系统分析了相关的汉语句法结构,也对汉语VO-OV的混合语序类型做出了解释,认为汉语的这种混合属性与其具备及物和不及物动词的同时还具备大量施通格动词有关。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1.引言近年来有不少学者用“施格动词”(ergative verb)或“非宾格动词”(unaccu-sative verb)来解释汉语或英语中有关(不)及物动词的句法结构,但在这些研究中相关的术语不够统一,例如:施格、作格、非宾格,这三个概念基本上都是指er-gative;学者们在使用这些概念时也有不同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陆丙甫;;从某些语言学术语的翻译谈起[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金立鑫;于秀金;;从与OV-VO相关和不相关参项考察普通话的语序类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3 曾立英;;作格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2007年04期
4 邓思颖;;作格化和汉语被动句[J];中国语文;2004年04期
5 金立鑫;;解决汉语补语问题的一个可行性方案[J];中国语文;2009年05期
6 黄正德;;汉语动词的题元结构与其句法表现[J];语言科学;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印;汉英致使交替现象的认知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仲儒;;外围格的论元地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陈彦彦;;从英汉委婉语对比看中西方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3 武文刚;;试论索绪尔的语言系统理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4 徐晓燕;;翻译研究与中西语言文化思维差异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5 吕艳萍;在逆向型教学中求语体语言效果——高级英语词汇教学初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任泽湘;;委婉语与社会[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胡国强;外来词的翻译技巧与规范刍议[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8 吕俞辉;;非汉语环境下的中国文化教学[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9 刘丹青;;重温几个黎氏语法学术语[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吴朝华;翻译与话语语言学[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莉娜;翻译中句子结构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罗天华;施格语言的形态—句法关联[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朱俊阳;现代汉语双事件结构衍生关系的被动式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4 李香玲;汉语兼语式的语义重合与话语功能的认知语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卡依沙尔·艾合买提;现代维吾尔语情状类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涛;汉语句法移位的神经语言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冯文贺;汉语连词及其相关结构的依存分析[D];武汉大学;2011年
9 黄生太;《红楼梦》拟声词及其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郭印;汉英致使交替现象的认知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丹;语言学术语汉译规范化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陶胜妃;现代汉语谓词修饰词前后位置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曹书华;“V到”句式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宝奇;基于切分的汉语连续语音识别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5 郑广贵;建瓯民俗事象中的“语言崇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平;苍溪方言体貌范畴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7 亓亮;现实题材电视剧中的底层叙事手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广宗;英汉物移动词对比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岑;语文学与人文主义[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李连芳;印尼学生汉语动结式理解与输出情况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英和,耿柳娜;儿童数学认知策略研究新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戴浩一;黄河;;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国外语言学;1988年01期
3 顾阳;论元结构理论介绍[J];国外语言学;1994年01期
4 顾阳;生成语法及词库中动词的一些特性[J];国外语言学;1996年03期
5 徐杰;两种保留宾语句式及相关句法理论问题[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6 杨素英;从非宾格动词现象看语义与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7 吴庚堂;“被”字的特征与转换[J];当代语言学;1999年04期
8 熊仲儒;汉语被动句句法结构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3年03期
9 程琪龙;Langacker认知语法的神经视角探索[J];当代语言学;2004年04期
10 陆丙甫;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上):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伯江;施事和受事的语义语用特征及其在句式中的实现[D];复旦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非,高顺斌;雅言 通语 官话 普通话——汉民族通用语沿革简说[J];固原师专学报;2003年05期
2 张生汉,刘永华;《红楼梦》、《歧路灯》和《儒林外史》的方言词语比较研究(上)——以予词前的动词为例[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李宇明;析字构词─—隐语构词法研究[J];语文研究;1995年04期
4 谢栋元;传统语言学里的方言研究[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张生汉,刘永华;《红楼梦》、《歧路灯》、《儒林外史》方言词语比较——以予词前的动词为例[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张丽霞;;扬雄《方言》词汇的历史嬗变及其现代意义[J];管子学刊;2007年04期
7 萧红;;六世纪汉语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的南北差异——以《齐民要术》和《周氏冥通记》为例[J];长江学术;2010年04期
8 萧黎明;;试论郭璞《方言注》音切的性质[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1期
9 齐焕美;;试论北方词缀“阿”的消失[J];泰山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储泰松;《宋代闽音考》述评[J];古汉语研究;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岩;张普;;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动态词典”编纂[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2 隋岩;张普;;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进行“有效字符串”提取的初步研究[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郑泽之;王强军;张普;;流通度—字词使用情况测定的新方法[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王希杰;;序言[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5 潘渭水;;《建卅八音》剖析[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春晓;;《说文解字六书疏证》所引方俗考[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汪启明;;中上古蜀语与相邻方言的接触[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鲍克怡;;语词词典中专科术语的选词与释义[A];辞书编纂经验荟萃[C];1992年
9 翁春;;关于汉语-m尾研究概述[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10 王建莉;;内蒙古凉城方言中的古语词选释[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天津中医药大学 罗根海;古籍中的(辨)名与(辨)物(之三)[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2 李江涛;中国将对平面媒体语言资源实行动态管理[N];中华新闻报;2004年
3 ;汉语加快新陈代谢步伐[N];人民日报;2004年
4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语言文字工作应当与时俱进[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本报通讯员 袁钟瑞 本报记者 潘国霖;推广普通话:为母亲语言的升华[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王继晟 张然;流行语多少财富在流行[N];市场报;2003年
7 任继愈;汉学发展前景无限[N];中华读书报;2001年
8 郑张尚芳;新词的引入与传播[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贾梦雨 本报实习生 徐晨卉;方言文化焦虑背后的人文沉思[N];新华日报;2009年
10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06级 李琦;语言与社会的关系[N];江苏经济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丘学强;粤、琼军话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2 孙毕;章太炎《新方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晁瑞;《醒世姻缘传》方言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曦;宋代福建音释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大为;唐五代湖北文人用韵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3 柳玉宏;论《方言》的学术价值[D];宁夏大学;2005年
4 郑尔宁;现代汉语称谓名词义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翁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汉语-m尾的衍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莎莉;明代江西诗人用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雪;《洪武正韵》韵类考[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昂六寿;汉魏晋南北朝语音规范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9 吴伟;宋代郊庙朝会歌辞用韵研究[D];温州大学;2013年
10 张丽霞;扬雄《方言》词汇嬗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316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316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