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汉代声训特点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05 04:05

  本文关键词:汉代声训特点分析 出处:《学术探索》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汉代 声训 分类 特点


【摘要】:汉代是我国训诂学研究的鼎盛时期,汉代注释声训的原则以及推求语源的训诂实践在训诂学史以及语源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拟对汉代声训研究做一概述,主要分为两方面来论述,为政治服务的声训和语言学上的声训,前者选取《春秋繁露》和《白虎通义》,后者选取《说文解字》和《释名》为代表,分别进行系统比较,分析其异同点,并进一步看到它们的贡献及不足。
[Abstract]:Han Dynasty was the heyday of Chinese exegetics. In the Han Dynasty, the principles and the exegesis practice of the etymology have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history of exegetics and the history of etymology. This paper intends to make an overview of the study of the vocal training in the Han Dynasty, which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For the sake of political service and linguistics, the former chooses "Spring and Autumn Propagation" and "Bai Hu Tong Yi", while the latter selects "Shuo Wen Jie Zi" and "explanation of name" as the representative, and compares them systematically and analyzes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further see their contributions and deficiencies.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H131
【正文快照】: 声训是相对于“形训”和“义训”而言的,其主要原理被认为是“声义同源”,是古代训诂学家的一种认知和解释。中国的声训之学早在先秦时代就已产生,最早的声训材料在《周易》中发现,“乾,健也;离,丽也;需,须也”,先秦诸子散文中也有所出现,《论语·颜渊》:“政者,正也”,《孟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褚群武;赵拴牢;杜红梅;;论《释名》声训的贡献及阙失[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2 宋锡同;;汉代经学走向管窥——以《春秋繁露》与《白虎通》的对比分析为视角[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魏宇文;《释名》研究综述[J];嘉应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4 黎千驹;;论汉代声训的功用与性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段雪璐;;训诂方式与训诂方法的区分——以“声训”和“因声求义”为例[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6 朱惠仙;《说文解字》声训研究述论[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叶方石;王丽俊;;《白虎通义》声训的特点[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黄宇鸿;《说文》与《释名》声训之比较研究[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9 孙雍长;论声训的性质[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10 叶方石;王丽俊;;《白虎通义》声训的价值与不足[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望驾;;《说文解字》注释语言常用词的语料价值[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杜金燕;;弃“恶”扬“善”——从《林纾的翻译》看创造性叛逆在翻译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3 宋华英;;“琴”字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4 林娜;;也谈《林纾的翻译》——林纾翻译作品中创造性叛逆的再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5 吕建辉;《说文解字》训释语中双音词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陶立莉;;麒麟形象考述[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寇占民;;《史记》与《释名》声训比较研究[J];北方论丛;2008年02期

8 姚丽;;从“■人伐鼓”看“■”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1期

9 苏影;;论汉语数目字的文化来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4期

10 雷雪梅;;《说文》中汉字造字所运用的修辞[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雅贞;章之文;;谈辞典编纂时应剔除文意训诂[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张素格;海峡两岸CJK字符集差异字形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郑朝晖;述者微言—惠栋易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陈建初;《释名》考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魏宇文;《释名》名源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陶绍清;《唐摭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卞仁海;杨树达训诂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申红义;出土楚简与传世典籍异文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谷鹏飞;应用美学学科模式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10 邓享璋;闽北、闽中方言语音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晓欢;北宋中后期俳谐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伟乾;古文字构件朝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施莎;基于《基础汉语40课》(上)的对外汉字教材探索与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畅;元白话讲章的语言学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君剑;论王小波《时代三部曲》的叙事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明丽;从《说文解字》“食”部字看中国古代饮食文化[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7 陈萍;王安石《字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国良;两汉声训研究及汇纂[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瑞丽;“三言”叙事艺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鸿浩;唐代“敬老”法律制度透析[D];烟台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石云孙;;字义行废说[J];安徽大学学报;1985年03期

2 李咏吟;;古典诗学解释的双重路向及其现代性前景[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武群;段注《说文解字》声训研究[J];肇庆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2 程明安;声训与合成词刍议[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5年00期

3 曾昭聪;《释名》声训中的声符示源功能研究[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04期

4 古德夫;;《说文》的声训[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5 姚炳祺;《说文》声训十则[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谈承熹;;谈《说文解字》的声训[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7 石裕慧;从音义关系看声训的依据与局限[J];怀化师专学报;1996年03期

8 张觉;形训、声训的方法论检讨[J];社会科学;1998年05期

9 王卫峰;试论《释名》的语源学价值[J];古汉语研究;2000年01期

10 刘作清;《说文解字》声训释例[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范泊静;;训诂在词典释义中的应用[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韶军;;《说文解字约注》学术价值初探[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师为公;;《四书》与训诂[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罗智光;;试论古无次清音[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郑张尚芳;虎年说寅、虎[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2 黄金贵 浙江大学中文系 汉语史研究中心;汉语词源学史研究的材料、方法与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魏宇文;《释名》名源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陈建初;《释名》考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娜;《说文解字》“误释字”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心;《风俗通义》声训及其文化探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波;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综论[D];宁夏大学;2004年

3 王丽俊;《白虎通义》声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苏袁;“右文”探源[D];宁夏大学;2004年

5 杨小勇;清末民初汉语同源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卢新良;《说文解字》亦声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夏春莲;《毛诗传{嬐ㄊ汀飞笛芯縖D];兰州大学;2007年

8 范江兰;郑玄经注声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胡彭华;段玉裁对《说文》声训的阐释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郭向敏;《白虎通》声训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81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381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2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