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从方言“本色”特征流失的角度看方言保护

发布时间:2018-01-15 15:39

  本文关键词:从方言“本色”特征流失的角度看方言保护 出处:《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方言 “本色”特征 演变 保护研究


【摘要】:从宏观角度看,濒危方言的抢救性研究给方言保护性研究敲响了警钟;而从微观角度看,方言各层级结构要素在内、外综合因素的影响下,许多相对古老、特色的方言特征被逐渐消磨殆尽,其中更有一些方言特征已在演化过程中弱化消失而变成方言的历史特征存在。有鉴于方言特征的流失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即个体特征虽演变有度,但多在向普通话靠拢的大趋势下,方言的个性也随之一点一点演变萎缩。因此,对方言的保护是十分迫切且必要的,对其的抢救性研究更具前瞻性和长远性。
[Abstract]:From the macro point of view, the rescue study of endangered dialects has sounded the alarm bell for the study of dialect protection. From the micro point of view, many relatively ancient and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dialects have been gradually exhaust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factors of each level structure of dialects and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comprehensive factors. Among them, some dialect features have weakened and disappeared in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become the historical features of dialects. In view of the negative effects brought by the loss of dialect characteristics, that is,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have evolved to a degree. However, under the general trend of moving closer to Putonghua, the personality of dialects gradually evolves and shrinks. Therefore, the protection of dialects is very urgent and necessary, and the rescue research is more forward-looking and long-term.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蒲松龄作品方言词汇研究”(项目编号:12BYY07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7
【正文快照】: 语言处在一个时刻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各语言拥有各自的演化规律。从世界范围看,世界上的语言在内、外各种复杂因素的多重影响下不断作出调整,进而在此消彼长的演化过程中慢慢发展成今天这样的语言格局,并继续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千百年来,语言各构成要素之间的更新和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洪君;;兼顾演变、推平和层次的汉语方言历史关系模型[J];方言;2009年03期

2 张树铮;;山东方言语音特征的扩散方向和历史层次[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邵燕梅;;关于郯城、平邑方言区属性质的补充讨论[J];语言研究;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明茂修;;山东费县(刘庄)方言音系[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邓享璋;;闽中方言的■韵[J];方言;2010年03期

3 麦耘;;粤方言的音韵特征——兼谈方言区分的一些问题[J];方言;2011年04期

4 张伟静;;官话方言接触地带过渡特征分析——以山东费县方言声母系统为例[J];东岳论丛;2014年02期

5 吴昊;;黑龙江嫩江方言的形成及其多元特色[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钱奠香;;闽粤客方言深摄几组同源词辨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7 麦耘;;从中古后期-近代语音和官客赣湘方言看知照组[J];南开语言学刊;2010年01期

8 李天宇;;山东方言擦音初探[J];菏泽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9 侯兴泉;;汉语方言区片划分语音标准的层级和主次[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9期

10 李永新;;交界地区方言研究的思索——以湘语和赣语交界地区为例[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杜凤梅;古齐鲁语声母系统构拟[D];南开大学;2010年

2 阮大瞿越(Nguy(?)n (?)i C(?) Vi(?)t;十七世纪越南汉字音(A类)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3 林颂育;论汉语方言的文白异读[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艾红娟;山东长山方言语音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施俊;南部吴语韵母的历史层次及其演变[D];浙江大学;2013年

6 袁碧霞;闽东方言韵母的历史层次[D];浙江大学;2010年

7 王艳红;上古汉语突厥语对应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帆婷;浙江中部吴语比较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2 仇赛男;崇明方言来源探讨[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昊;黑龙江嫩江方言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蓉蓉;荣成(人和)方言初探[D];苏州大学;2011年

5 孙红艳;“闯关东”对辽宁方言成因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6 曹晓燕;论张店方言的几个语音特点[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韬;桂南平话语音特点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8 李海珍;广西犀牛脚海獭话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9 张驰;宜宾、泸州地区数县市方言音韵结构及其方言地理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10 孙志波;山东方言的文白异读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荣;汉语方言分区的几个问题[J];方言;1985年02期

2 贺巍;河南山东皖北苏北的官话(稿)[J];方言;1985年03期

3 汪锋,王士元;语义创新与方言的亲缘关系[J];方言;2005年02期

4 陈忠敏;;历史比较法与汉藏语研究[J];民族语文;2009年01期

5 徐通锵;王洪君;;说“变异”——山西祁县方言音系的特点及其对音变理论研究的启示[J];语言研究;198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成富;深刻的思考 系统的探索——《翻译论》评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429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429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2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