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语言中的副词与目标语言的比较
本文关键词: 儿童语言 目标语言 副词 比较 出处:《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们掌握的儿童语料,详细比较1-5岁汉语儿童语言中的副词在语义类型、组合能力两个方面与目标语言之间的异同,归纳总结儿童语言中副词使用的特点,并运用语言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这些特点做出适当的解释。 文章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将儿童语言中副词的数量、语义类型、语义兼类词同目标语言进行了比较。比较发现,,5岁前儿童已初步掌握使用目标语言副词系统中的每一类副词,但具体到各个次类,习得的数量和比率会有明显的差异。儿童对目标语中限制性副词和评注性副词掌握得较好,对描摹性副词掌握得很差。儿童语言中语义兼类词的数量明显少于目标语言,儿童对目标语中语义非常复杂的副词只掌握一些比较简单的语义。 第二章从组合能力方面对儿童语言与目标语言中的三大类副词做了比较分析。比较发现,儿童语言中范围副词与评注性副词的组合功能相对于其他副词来说比较丰富,未出现否定副词、程度副词后接主谓结构的用例。各种组合情况均少于目标语言,但儿童语言中也出现了一些特有的用法。 第三章总结了儿童语言中副词与目标语言的异同,并认为输入频率和交际需求、语言成分的理解难度、儿童自身的认知发展是造成这种异同的主要原因。
[Abstract]: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dverbs of 1-5 years old Chinese children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in terms of semantic types, combinatorial abilities and target languages according to the children's corpu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bs used in children's language are summarized, and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linguistics and psychology are used to explain these characteristics.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compares the number, semantic type and semantic category of adverbs in children's language with that of target language. It is found that children have mastered each kind of adverbs in the adverb system of target language by the age of 5. However,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number and rate of acquisition to each subcategory. Children have a good grasp of restrictive adverbs and commentary adverb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number of semantic compound words in children's language is obviously less than that in target language, and children only master some simple semantics for adverbs with very complicated semantic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second chapt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hree kinds of adverbs in children's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from the aspect of combinatorial ability. The combination function of scope adverb and commentary adverb in children's language is relatively rich compared with other adverbs. No negative adverbs and use cases followed by subject-predicate structure of degree adverbs are found. All kinds of combinations are less than those of target language.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unique uses in children's languages. The third chapter summari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dverbs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in children's languag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input frequency and communication demand, the difficulty of understanding the language components, and the children's own cognitive development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9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一定;关于汉语副词的连用[J];语言与翻译;1987年01期
2 周振邦;;试谈副词在词组中的修饰作用[J];山东外语教学;1987年02期
3 张明;rather与fairly[J];大学英语;1995年04期
4 何龙;;“Be+副词”短语浅析[J];英语自学;1997年02期
5 邱志川;;常见的音、形相似易误用的字(8)[J];上海电力;1998年06期
6 荣嘉芸;;英语习语讲与练(24)[J];英语知识;2002年12期
7 郭亚平;;almost与nearly的异同[J];中学英语园地(初三版);2002年Z1期
8 李晓琪;;母语为英语者习得“再”、“又”的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2期
9 刘梅花;;“Well”的三种功能[J];初中生之友;2003年Z4期
10 阿依努尔·艾合买提;;浅谈副词“才”的用法及其维译[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高娃;红英;;现代蒙古语副词搭配规律初探[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茜;;方式副词“赶紧”、“赶快”和“赶忙”的共时比较[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3 徐祖友;;评《现汉》“然”尾词中的副词[A];中国辞书学文集[C];1998年
4 陈晓林;;说“曾不”[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七届医古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颖;;日中机器翻译中汉语副词的数据处理[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郭万青;;《国语》中的“曰”字与“云”字分析[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7 吕旭红;;儿童学习语言的特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张成蓉;;谈谈儿童语言与小学语文教学[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9 郭宏蕾;胡岗;;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目标语言生成策略[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2002年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中启后性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訾红旗;儿童语言趋贫乏专家深感忧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2 程文砚;儿童语言贫乏令人关注[N];大众科技报;2003年
3 记者 葛素红;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应引起家长重视[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4 孙琴;谈《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大力”等词语的解释[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5 记者 訾红旗;600字小学生作文,用了72个相同词语[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6 曹保顺;2004年高考语文虚词解析[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天津中医药大学 罗根海;力戒望文生义[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8 主持人 志勇;回国篇①[N];国际商报;2003年
9 刘树英;应让佳联入美封[N];中国邮政报;2001年
10 卢烈红;面对三千年前的语法[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帅梅;现代汉语副词及类副词的功能层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郭建芳;汉英副词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刘冬青;北京话副词史(1750-1950)[D];苏州大学;2011年
4 秋兰(Benyatip Suphakalin);《老残游记》副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5 张振羽;《三言》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姚小鹏;汉语副词连接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栗学英;中古汉语副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潘国英;现代汉语状语语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丽香;现代汉语“全都”类总括副词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春飞;《左传》中状态副词的类别及其语法功能[D];暨南大学;2010年
2 侯海芹;3-6年级小学生汉语书面表达中副词偏误的考察分析及教学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林萍;反义副词“至多”、“至少”的对称与不对称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刘丞;单音复述副词构成的前项隐含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谢静;隆安丁当平话副词系统[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顿婷;现代汉语“何X”类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忍;现代汉语短时类副词个案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淑贤;《宋书》双音节副词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9 丰莎;湖南省湘阴县长康镇方言副词与普通话副词的对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崔雪;副词“总”的多维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57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457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