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韵学集成》阳声韵又音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4 12:25

  本文关键词: 《韵学集成》 阳声韵 又音 原因 出处:《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明代章黼编纂的《韵学集成》,全名《并音连声韵学集成》,书成于明天顺庚辰(1460年),有“新编”和“重刊”两种。该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又音繁多,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究和分析。 本课题只选取了《韵学集成》阳声韵中的又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对出现在阳声韵中的又音字进行了穷尽式地收集和整理,并逐字列出音读和切语,进而依据音读数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全文一开始是对《韵学集成》阳声韵的又音字进行量化统计和分析,形成总体印象;接着从声、韵、调三方面对《韵学集成》阳声韵中的又音进行分析;继而从文献和语音两个层面来探究《韵学集成》阳声韵又音的来源,从而总结出《韵学集成》阳声韵的又音字所反映出来的语音特点。 通过系统地梳理和全面地阐释,我们发现在《韵学集成》阳声韵的又音系统里既有对古音的存留,也有对时音和方音的反映。
[Abstract]:"the Integration of Rhymology" compiled by Zhang Fu of the Ming Dynasty, with the full name "Integration of phonology and phonology", was written tomorrow in Shun Gengchen (1460). There are two kinds of "new edition" and "reprint". One of the remarkable features of the book is the variety of sounds, which is worthy of our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This subject only selects the "rhyme integration" in the Yang rhym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llects and arranges the phonetic characters appearing in the Yang rhyme by computer, and lists the pronunciation reading and cutting language word by wor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hesis, the author makes quantitativ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n the phonetic characters of Yang rhyme and forms the overall impression.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sound of Yang rhyme from the aspects of sound, rhyme and tone. Then the source of "rhyme integration" and "yang rhyme and sound" is explored from the aspects of literature and phonology, and the pho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onetic characters of "rhyme integration" are summed up. By systematically combing and explaining comprehensively, we find that in the "rhyme Integration", there are not only the retention of the ancient sound, but also the reflection of the time and the local sound in the resonant system of the positive rhyme.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作藩;破读音的处理问题[J];辞书研究;1979年02期

2 高龙奎;论《韵学集成》的音系基础[J];德州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孙绪武;《广韵》又音的演变及其规范[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孙绪武;;宋本《玉篇》的又音字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5 孙玉文;上古汉语四声别义例证[J];古汉语研究;1993年01期

6 孟传书;古汉语异读字说[J];古汉语研究;1993年03期

7 刘晓南;《广韵》又音考误[J];古汉语研究;1996年01期

8 张晓勤;宁远官话的文白异读[J];零陵师专学报;1998年01期

9 毕谦琦;;《经典释文》同条异读和异条异读性质辨析——以帮N&异读为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10 李长仁;论汉字异读与词义的发展[J];求是学刊;199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庸;《王三》异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晓娟;《洪武正韵》多音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群;《广韵》入声韵同义又音字入声消失的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3 林敏钦;《字学指南》异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高龙奎;《韵学集成》音系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曹洁;《王三》又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6 史俊;《广韵》异读探讨[D];苏州大学;2005年

7 王婧;《广韵》异读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郭书林;《西儒耳目资》异读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9 林玉芝;《韵学集成》与《集韵》、《五音集韵》关系考证[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范学建;《汉书》颜注“又音”研究[D];温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600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4600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b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