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危机话语修辞情境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7 09:50

  本文关键词: 危机话语 修辞情境 动态模式 核心要素 作用机制 出处:《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修辞情境理论是西方修辞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内外尤其是国内学者对其研究逐渐呈升温的趋势。修辞情境,顾名思义,即是修辞过程发生的语境。危机话语修辞作为一种特殊话语领域的修辞,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在危机情境下修辞者的话语动机,进而通过创设适应情境的危机话语,与目标受众沟通以实现认同,并促进危机情急状态的快速、有效解决或者向好的方向发展。危机情境具有突发性、破坏性、紧迫性等特点使修辞双方面临十分巨大的话语创设和理解的压力,为交流沟通增添了阻碍,增加了误解和曲解出现的可能,使话语修辞的效果难以预测,从而妨碍了危机的顺利解决。情境是修辞能否取得成功的必要参考,它制约危机话语的产生、影响危机话语的理解并且评价危机话语修辞的效果。因此,危机话语修辞情境研究变得十分关键。 危机传播研究也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研究领域。国内外学者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长期以来,我国的危机传播长期存在缺乏对受众的重视、对内对外传播失衡、单向传播形式占主要地位等问题。这损害了政府及媒介形象可信度,又不利于危机事件的顺利解决,往往给社会造成更大的损失,2003年的“非典”事件给了我们这方面深刻的教训。 本研究认为,以上问题主要是危机话语修辞的缺位及作用不力导致的危机话语与情境的不匹配。本研究以西方新修辞学思想中的修辞情境相关知识为理论基础,研究适用于危机情境下危机话语修辞的情境理论。研究的中心在于描绘出危机话语修辞情境的本质过程,进而探索危机话语修辞情境的核心要素及其结构化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情境各要素的互动关系并总结出危机话语修辞策略。语料来自于各种真实危机情急状态下催生的自然语篇。本研究以探索危机话语修辞情境的本质及其与危机话语的互动关系为目的,结合危机的双重属性—“危机”与“转机”,着重考察危机状态下情境要素对话语的作用,并重点研究危机情境下修辞主体为实现自身动机主观地利用或者创设危机修辞情境,影响和劝说受众,以达成以下三种同一:修辞者与受众同一、修辞动机与话语目的同一、情境与话语同一。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西方修辞学传统以及新修辞学背景下的修辞情境相关知识以及危机传播领域的相关成果。通过本项研究,旨在剖析危机话语修辞过程的规律和动态模式,以期形成一种危机情境下话语修辞的情境参照系统,从而指导修辞者更好地进行危机信息发布、危机动员、危机反思等危机话语修辞行为。 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第一章首先阐述本研究的目的,然后说明本研究的语料与方法,最后概述论文的结构。第二章简要回顾以往危机传播与修辞情境的文献资料,并重新界定了相关主要概念。在第三章中,我们主要介绍危机话语修辞情境研究的理论基础:西方修辞学中情境相关理论,包括古典修辞的“Kairos”,以比彻尔为代表的修辞情境研究、伯克的修辞情境观等。第四章主要对危机话语修辞情境进行描述。受启发于言语交际中的语境研究,,结合危机话语修辞情境的本质运动规律,我们图示了危机话语修辞情境的两种动态模式:线性模式与平衡模式。这描绘出情境各要素与话语的互动关系。第五章的重点在于危机话语修辞情境的核心要素及其论证,并尝试探索了情境核心要素之间的关系。我们将修辞情境要素根据在危机话语修辞中与话语的关系和影响方式做主客观要素的分类和细化分析,将危机话语修辞情境中介入主观意识的要素规定为主观化要素,而将事实性的要素界定为客观化要素。通过这种界定,提取出危机话语修辞情境的核心要素及主要考察面。第六章我们研究的是危机话语修辞情境的作用机制,主要以实现修辞者的修辞动机和实现话语目的为目标,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情境对话语的限制作用;二是修辞者对情境的能动作用,并进而总结出适用于危机情境的话语修辞策略。论文的最后一章是对全文的简要总结,明确理论意义和局限性,并指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研究通过对危机话语修辞情境进行分析和描述,目的是切入情境的中心环节或人类繁杂的关系之中去发现修辞话语的作用,解释修辞、话语、人类三者之间的关系,其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危机话语修辞提供一种情境参照,还在于帮助人们理解象征符号如何提供知识与展示动机,进而从更深一层意义上认识人类本身。
[Abstract]:The rhetoric situation theo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estern rhetoric theory . In recent years ,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 especially domestic scholars , are gradually warming up . The rhetoric situation , as the name implies , is the context in which the rhetoric process takes place . The study of crisis communication is also a field of research which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 The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made extensive research from different angles . For a long time , there is a lack of attention to the audience , the imbalance of extern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form of one - way communication . This has damaged the credibility of the image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edia , and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smooth solution of the crisis events , which often leads to greater losses to the society . The SARS incident in 2003 has given us a profound lesson in this regard .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rhetoric situation - related knowledge in the western neo - rhetoric theory .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nature of the rhetorical situation of crisis discourse and its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 The study aims at exploring the essence of crisis discourse rhetoric situation and its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 In chapter 3 , we mainly introduce the rhetorical situation of crisis discourse , and then try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hetoric situation of crisis discourse and the rhetoric situation of crisis discourse .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欣;;从失实报道看双重标准下的西方媒体[J];今传媒;2008年06期

2 刘立华;毛浩然;;话语分析视域下西方媒体中的当代中国故事——以《纽约时报》为例[J];当代传播;2011年05期

3 涂家金;;修辞的情境与情境的修辞[J];大连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4 阮璋琼;;危机传播研究关注的主要议题——危机传播研究综述[J];东南传播;2007年11期

5 罗渊;毛丽;;从“狭义”到“广义”:中国修辞学研究转型及其学术意义[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袁影;;中西修辞批评:渊源与特征简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吴小冰;;近年来危机传播之研究综述[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9年03期

8 胡百精;;“非典”以来我国危机管理研究的总体回顾与评价——兼论危机管理的核心概念、研究路径和学术范式[J];国际新闻界;2008年06期

9 史安斌;;危机传播研究的“西方范式”及其在中国语境下的“本土化”问题[J];国际新闻界;2008年06期

10 曹京渊;王绍梅;;美国修辞情景研究及其后现代主义趋势[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薛婷婷;我国对外报道新修辞情境理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窦卫霖;中美官方话语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赵士林;论中国媒体的危机报道[D];复旦大学;2005年

4 赵路平;公共危机传播中的政府、媒体、公众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杨炯;警务危机与媒体关系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袁影;修辞批评新模式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柳锦铭;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品牌危机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李克;转喻的修辞批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玉芳;演讲者与受众之间的权力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丁素云;我国危机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于兴华;公共危机中地方政府信息传播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黄楠;新媒体环境下“把关人”理论的变异与危机管理[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68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468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d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