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化与人称代词指称游移
本文关键词: 主观化 移情 人称代词 指称游移 出处:《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研究人称代词指称游移(错位)产生的认知与心理动因。本研究认为,人称代词指称游移的根本认知动因在于人类的识解能力。识解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经由主观化而产生主观性。主观化体现为三个基本过程:说话人认识、说话人视角和说话人情感(移情)。说话人认识构成叙事视角的基础,叙事视角的改变是移情所致(心理动因)。叙事过程中,人称代词指称游移的过程充分反映出叙事者对事件、人物的主观认识和情感表达的需要与变化过程。本研究表明,移情等级与叙事人称的情感表达高度相关: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移情等级越高,越适合于表达积极情感;移情等级越低,越适合于表达负面或消极情感。本研究成果对叙事学研究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gnitive and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of personal pronoun reference migration (dislocation). The basic cognitive motivation of personal pronoun reference migration lies in human's cognitive ability. One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personal pronoun reference migration is that the cognitive subject has subjective initiative in the cognition of the cognitive object. Subjectivity is generated by subjectivization, which is embodied in three basic processes: speaker cognition, speaker perspective and speaker emotion. Speaker cognition forms the basis of narrative perspective. The change of narrative perspective is caused by empathy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In the process of narration, the process of personal pronoun reference migration fully reflects the narrator's view of events.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level of empathy i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narrative person: the second person in the first person is the third person.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empathy is. The more appropriate to express positive emotions; The lower the level of empathy, the more suitable for expressing negative or negative emotions.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146.2
【正文快照】: 1.引言人称代词的基本用法是指称明确的所指对象。然而在实际的语言使用中,第一、二、三人称都会发生指称游移或错位的现象。在叙事学研究中,这被看成是叙事视角的转换,追求的是其审美效果和艺术价值[18:106-107]。在语用学研究中,被看做是出于礼貌[25:40-43],或是一种语用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春泉;第一人称代词的虚指及其心理动因[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陈雪梅;《诗经》中“于”字的辨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S2期
2 张晓东;《词诠》的阙失[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王灿龙;说“这么”和“那么”[J];汉语学习;2004年01期
4 夏青;虚词“既”在古汉语中被忽视的几种用法[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5 苗勇刚,贾宇萍;马洛、华兹华斯、陶渊明田园诗比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周润智;学校教育价值的失落与复归——师生关系的社会学解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刘忠华;论古代汉语名词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秦建栋;自由引语的视点阐释[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蒋芝兰;淡妆浓抹总相宜——谈张岱小品文的艺术特色[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延俊荣;给予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张俊阁;明清山东方言代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邱斌;古今汉语方位词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晚成;曹植思想与人格分期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雪梅;《列子》反义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碧辉;“第二人称”的独立性问题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威;俄语反义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柳燕妮;副词的分类与释义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尹百利;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褚俊海;桂南平话与白话的介词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8 刘井玉;汉语双宾语结构分层分类新探[D];重庆大学;2007年
9 曾伟娟;秦至汉初指示代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高倩;秦至汉初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爱玲;;“人称代词+专有名词”及其表达效果[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王冬梅;指代词“人家”的句法、语义考察[J];汉语学习;1997年04期
3 张黎;“有意”和“无意”——汉语“镜像”表达中的意合范畴[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1期
4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5 翟颖华;旁指代词"人家"的构成及其语用状况考察[J];修辞学习;2004年04期
6 黄瓒辉;焦点、焦点结构及焦点的性质研究综述[J];现代外语;2003年04期
7 吴福祥;;试说“X 不比 Y·Z”的语用功能[J];中国语文;2004年03期
8 田海龙!300400;“我”、“我们”的使用与个人性格[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9 张春泉;第一人称代词的虚指及其心理动因[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启振;;“说不准”的语法化[J];汉语学习;2011年04期
2 周滢照;陈丽;;假设连词“即”的产生和发展[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马云霞;;“看”与“X+看”的语法化与主观化[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王小穹;;《朱子语类》中“只是”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汉字文化;2011年03期
5 李秋杨;;“第一人称与内隐动词共现”结构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演变[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王小穹;;新闻标题中的热门词“给力”[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陈香兰;徐盛桓;王立非;;商务话语建构模式探讨——广告语篇建构的商务—语言双维度[J];外语教学;2011年03期
8 吴为善;夏芳芳;;“A不到哪里去”的构式解析、话语功能及其成因[J];中国语文;2011年04期
9 王长武;;“N”用法再探[J];汉语学习;2011年04期
10 管志斌;;表责备的反预期构式“早不VP,晚不VP”[J];理论界;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英凯;王婷婷;;移情类移就修辞格的标记性特征及其修辞特色[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霄军;;主观性语义特征及其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吴福祥整理;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语言学篇)[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套格敦白乙拉;蒙古语语法成分的语法化过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2 莫启扬;语言中的时间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学;2011年
3 闵星雅;助动词“能”和“会”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许卫东;《高僧传》时间副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李文浩;基于突显观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航;现代汉语名动互转的认知语法考察[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7 梁晓波;致使词汇与结构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王小穹;疑问代词语义范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张洪芹;动态词义识解论[D];河南大学;2007年
10 陈鸿瑶;现代汉语副词“也”的功能与认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玲;主观化对句法限制的消解[D];湖南大学;2010年
2 冯媛;“X+也是(的)”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凌剑春;语法化过程中的意义主观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4 李俐;英汉时间连词的主观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许涛;“X知道”格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6 唐敏;副词“还”语义网络系统的形成和发展[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7 黄蓓;形容词衍生之强化词的主观性与主观化[D];西南大学;2009年
8 刘丽平;“难道”演变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郭思华;插入语“据说”的语法化与主观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曾锦程;汉语可能性认识情态动词的语法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814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481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