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关于经典诵读的一种哲学立

发布时间:2018-02-10 10:50

  本文关键词: 经典诵读 主体间性 他者之我 出处:《学术交流》2012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主体间性理论被一定程度滥用,但运用于审美领域特别是审美传播领域却非常恰当。经典诵读活动是一种传统而特殊的审美传播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误区,诵读者特别容易因"经典"之名带来审美疏离感而使诵读流于形式。基于主体间性本体论的立场认识经典诵读活动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审美疏离,更好地实现"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的主旨,有效推进中华文明建设。基于主体间性立场的经典诵读可以体现诵读中多元主体的共在,即文本主体、诵读主体和受众主体通过诵读活动实现主体间的彼此关照,从而完成对社会文明的承续和促进。而主体共在的实现依托于参与者对经典文本建立同情,即"我"以积极靠近的姿态对他者之我建立同情,完成我者与他者的自然融合,排除经典诵读活动流于形式的弊端,从而更行之有效地推进经典诵读活动。
[Abstract]:The theory of intersubjectivity has been abused to some extent, but its application in aesthetic field,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aesthetic communication, is very appropriate. Classical reading activity is a kind of traditional and special aesthetic communication activity, and there are some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t is easy for the recitator to make the reading become a mere formality because of the aesthetic alienation brought by the name of "Classics". Based on the standpoint of inter-subjectivity ontology, the classical reading activity can eliminate the aesthetic alienation fundamentally and realize the "inheritance and civilization of refined language" better. The purport of "classic infiltrating life" i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effectively. The classical reading based on intersubjectivity can reflect the common existence of multiple subjects in recitation, that is, text subject. The subject of recitation and the subject of the audience take care of each other through the activities of reading aloud, so as to complete the continuation and promotion of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existence of the subject depends on the participants' sympathy for the classical text. That is to say, "I" establishes sympathy for other person with positive approach, completes the natural fusion between me and other, eliminates the drawback of classical reading activity as a mere formality, and promotes classical reading activity more effectively.
【作者单位】: 宜宾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
【分类号】:H0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春时;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杨春时;;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审美主体间性的构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杨春时;;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美学建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贵清;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表现[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郑保章,梁海;主体间性与生态高等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11期

3 李利芳;与童年对话——论儿童文学的主体间性[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吴志芳;邱棠;;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制约中的能动[J];上海翻译;2007年02期

5 欧阳友权;;网络写作的主体间性[J];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04期

6 李咏吟;审美活动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杨春时;;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美学建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杨春时;;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审美主体间性的构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谭晓丽;交互主体性:林译《黑奴吁天录》的整合逻辑[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林朝霞;;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在论争中发展[J];学术月刊;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皇甫晓涛;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再阐释与现代文化的重构[D];四川大学;2003年

3 李钧;生态文化学与30年代小说主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亚斌;新时期文论价值取向历程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徐波锋;教育的审美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钦;浅论协商对话式的阅读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詹冬华;李健吾文学批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胡秀丽;融合与冲突[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5 李波;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6 谢佑芬;译者主体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陈芝国;浅论文学中的历史感现象[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8 孟祥祺;[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9 刘霁;哲学阐释学与接受美学观照下的文化误译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10 孟香云;师幼交往的主体间性特点及实现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玉能;实践的类型与审美活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杨春时;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杨春时;;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美学建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兰君毅;;高职院校中华经典诵读教学策略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高青龙;从小说对话翻译看翻译的主体间性[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2 曹清林;应用翻译的主体间性:功能翻译的阐释[D];中南大学;2009年

3 高平;儿童文学翻译中的成人译者与儿童读者[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4 王桃桂;从主体间性视角解读《红楼梦》杨译本[D];中南大学;2009年

5 喻杭;王佐良文化翻译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兰燕;译者主体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郭宇程;《申论》写作主体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何小燕;从认知角度看翻译的主体间性[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9 唐丽伟;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D];湘潭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00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500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f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