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交际中言语反讽的认知过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3 05:51

  本文关键词: 言语反讽 认知过程 空间冲突 心理空间 概念整合理论 出处:《浙江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言语反讽,作为一种常见语言现象,一直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被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着。许多语言学家从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都对言语反讽做了深入地研究,其中以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和斯珀博和威尔逊的关联原则在言语反讽的认知机制研究方面影响力最大。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概念整合理论作为理论框架,指出前人研究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于言语反讽的认知过程进行了新的阐释。 本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部分,阐述此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章对本文对之前的反讽研究作出了综述。第三章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框架-概念整合理论。第四章是本文主体,通过概念整合理论对言语反讽的认知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语境作为期待空间的作用,空间冲突作为反讽认知的触发机制,选择性投射中的标准,以及在空间核实阶段的核心内容。最后,对于具有典型性特征的反讽案例进行了一个尝试性分析,以备将来研究之用。第五章结论部分首先对全文做出总结,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并给以后的相关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Abstract]:Verbal irony, as a common linguistic phenomenon, has been used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in our daily communication. Many linguists have made in-depth research on verbal iron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of Grice and the relevance principle of Spob and Wilson have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verbal irony.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takes the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in the field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It also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gives a new explanation of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verbal iron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part, which describ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issues, Chapter two summarizes the previous research on irony. Chapter three introduc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is paper-the theory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Chapter 4th is the main body of this paper.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verbal irony is analyzed in detail by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including the role of context as expectation space, spatial conflict as the trigger mechanism of irony cognition, and the criterion of selective projection. And the core content in the space verification stage. Finally, a tentative analysis of irony cases with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is carried out for future study. The conclusion of Chapter 5th summarizes the full text first. The deficiency of this study is pointed out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related research in the future.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0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桑标;评价注意力优势的四个方面[J];幼儿教育;2003年11期

2 崔永华;郑毅;张世吉;;Tourette综合征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11期

3 唐韧;;隐喻认知过程在话语幽默生成中的作用[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曾建松;;隐喻认知的制约因素[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9期

5 唐玲英;;关联理论与英语阅读理解[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邵朝霞;穆凤英;;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英语词汇习得石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曾呢娟;徐广美;;小议英语典故的认知与翻译[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王洪庆;高志怀;;关联理论与功能语体[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王新;;语感图式构建与语感能力培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彭蓉;秦中书;;从图示理论看口译理解的认知过程[J];知识经济;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亚娟;毛志雄;;运动认知测量方法评述[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2 李楠;王争艳;;依恋取向的情绪调节机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王欣荣;程义民;;用健康心态面对“SARS”——谈谈抗击SARS的心理素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刘惠军;郭德俊;;成就目标定向对控制性提取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刘扬锦;;语言的共性研究——英汉语“上”、“下”方位隐喻所反映的语言共性[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莫秀锋;李红;张仲明;;3-5岁幼儿在视野阻隔平台任务中的长度传递性推理[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崔江宁;;儿童范畴化的动态发展过程的研究——三岁儿童的个案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陈波;;小学语文改革实验教材常用词系统研究[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许佳;田学隆;葛国庆;刘虔诚;唐海英;温惠中;;非线性动力学脑电信号认知功能检测[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耿海燕;朱滢;;关于意识与其它认知过程关系的理解[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田学科;人在认知过程中可能会一时迷失自我[N];科技日报;2006年

2 实习生 雷柳倩邋张刚银;固执心理到底是由什么造成的?[N];科技日报;2007年

3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 李希贵;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4 ;郊外散步提高记忆力[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如皋市磨头中学;学案 新课程理念的产物[N];江苏经济报;2008年

6 顾志刚;投资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分析[N];期货日报;2006年

7 吕斐宜;认知心理学视野下的个体行为[N];光明日报;2007年

8 李梅;识别孩子的“谎言”[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9 扶沟县曹里乡马集小学 王振平;学生错误之我见[N];周口日报;2011年

10 刘烨 付秋芳 傅小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与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从相离到相依:理智与情感关系嬗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辉;基于消费者认知视角的品牌选择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杨东;儿童解决学科问题认知模型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连心;基于系统复杂性科学及其方法论的中医诊疗认知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王旭梅;事件相关电位P300,,LDAEP与气质性格量表TCI人格纬度的相关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5 周晓东;基于企业高管认知的企业战略变革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赵虹;言语反讽的关联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左志宏;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加工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傅丽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认知过程特点及其缺损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林正军;英语感知动词多义性的认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发权;现代制造环境下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罡;交际中言语反讽的认知过程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罗丹;言语反讽的语境激活[D];西南大学;2010年

3 李莹;政治辩论中言语反讽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张晗;言语反讽的经济语用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孔菊芳;从认知角度浅析交替口译中的长时记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张美荣;英语篇章理解的认知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7 于巧峰;中英翻译中不同思维模式的转换[D];东华大学;2006年

8 郭华;隐喻与反讽的语用对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9 程呈;认知转喻在语篇衔接与连贯中的体现[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10 张莉;口译中的长时记忆—提高长时记忆表现的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262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5262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b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