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符号学六十年
本文关键词: 符号学 中国传统 中国学派 出处:《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只有个别翻译中提到过符号学这个学科;1980年代符号学飞速进展,成为"文化热"的一个部分;经过1990年代和新世纪,符号学在中国蔚为大观,朝多学科纵深发展。富于符号学思维传统的中国,在今日已经成为符号学大国,已到了建立中国符号学学派的时候。
[Abstract]:In the first three decade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ly individual translations have mentioned semiotics as a subject that made rapid progress in the 1980s and became a part of the "cultural craze"; after the 1990s and the new century, Semiotics has been widely seen in China and developed in depth towards many subjects. China, which is rich in semiotics thinking tradition, has become a great country of semiotics today, and the time has come to establish the school of semiotics in China.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基金】:2011年度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skqy201121)
【分类号】:H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晓风;朦胧诗与艺术规律——对于现代诗歌的一个符号学探讨[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2 徐增敏;电影符号学与符号学——关于电影符号的若干性质[J];当代电影;1986年04期
3 岑麒祥;;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和他的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J];国外语言学;1980年01期
4 胡壮麟;;语用学[J];国外语言学;1980年03期
5 徐志民;索绪尔的语言理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S1期
6 胡绳生 ,余卫国;《指物论》:文化史上第一篇符号学论文[J];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7 艾定增;运用建筑符号学的佳作——评西双版纳体育馆方案[J];建筑学报;1986年07期
8 郭昀;;情报与符号——从大情报观观情报载体[J];情报科学;1988年03期
9 王铭玉,宋尧;中国符号学研究20年[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胡妙胜;;戏剧符号学导引[J];戏剧艺术;198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旭;探析杰姆逊后现代美学理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2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袁文彬;;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李明;;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与大众文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程金福;论广告艺术的形成及其艺术特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吴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释义[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7 侯卫平;王桂亭;;电视文学片的误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陈勇;崔瑛;;大众传媒时代的“语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9 武立辉;;广告的后现代性刍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10 曹玉霞;李新艳;;用格雷马斯“符号方阵”解读《贝姨》的叙事模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铭玉;;谈语言符号学理论系统的构建[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杨莉;;索绪尔的语言观及任意性原则对外语学习的启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3 吕尚彬;;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王丽;;技术中的符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陈雪;刘泰然;;反现代性与复魅之诗——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中的神话修辞[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琳;;缺席的“在场”——试析纪录片《东》中的现实观[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7 李为君;;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青年文化认同危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8 白红兵;;媒体狂欢的文化逻辑[A];“双三角论坛:国际大都市群理论与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殿元;;广告文化消费至上观的价值批判[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10 何海兵;;后马克思主义理论评介[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龙金顺;英语写作修辞的符号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波;“第三代”诗歌论[D];南开大学;2010年
4 卫景宜;西方语境的中国故事——论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的中国文化书写[D];暨南大学;2001年
5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6 黄斌;文化发展转型与国家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1年
7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胡泓;从他者到他们[D];河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闻婧;古代青铜器纹饰与传统建筑彩画纹饰的语义探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连青;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风格及其操纵性[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李湘;论虹影小说的河流意象[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王传君;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海娜;法兰克福学派与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之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李萍;春节晚会的意识形态幻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陈琦;大众文化叙事下的媒介公信力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牛欣;新时期以来张爱玲形象的重构[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国璋;;关于索绪尔的两本书[J];国外语言学;1983年01期
2 李廷揆;;略述罗朗·巴尔特的符号学[J];法国研究;1986年02期
3 胡壮麟;当代符号学研究的若干问题[J];福建外语;1999年01期
4 向容宪;符号学与语言学和逻辑学[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5 李先q_ ;论先秦名家的符号学[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5期
6 高乐田;《说文解字》中的符号学思想初探[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7 王铭玉;对皮尔斯符号思想的语言学阐释[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年06期
8 陈治安,文旭;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三届研讨会综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9 王铭玉;符号学与语言学[J];外语研究;1999年02期
10 李延福;符号分类概观与人类语言特征──兼谈语言个体发生对语言学习优生的启示[J];山东外语教学;1994年Z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亚平;;中国传统水墨画中的“墨”[J];成才之路;2011年19期
2 吕江;;解读“中国元素”动画创作中存在的误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年03期
3 王爱红;祁海成;;对产品设计中引入传统文化的思考[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8期
4 李楠;;包装设计之传统民间艺术文化探索[J];考试周刊;2011年41期
5 雍晴;李磊;唐雪莲;;“中国学派”动画的艺术特征及文化阐释[J];四川戏剧;2011年04期
6 宋一菁;;从中国传统门窗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看明清世俗审美[J];大家;2011年16期
7 王越;;如虎添翼迎新春[J];w,
本文编号:1538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538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