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序的“和谐”与“不和谐”——金平傣语偏正结构的语序类型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 金平傣语 偏正结构 语序类型学 出处:《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金平傣语属于典型的SVO型语言,其所蕴涵的偏正结构的语序应是"中心语前置于修饰语",而实际语言中同时还有"中心语后置于修饰语"以及框式语序等多种语序并存的现象,出现与整体结构类型不完全"和谐"的状态。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有内部和外部的因素,是该语言内部结构演变的规律和在语言接触中受汉语的影响而形成的,但其变异是有限度的,并不影响整体类型的语序和谐。
[Abstract]:Jin-ping Dai language belongs to the typical SVO type language, which implies that the word order of the positive structure should be "the center language is placed before the modifier", while in the actual language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word order coexistence, such as "the center word is placed after the modifier" and the frame word order. We think that there ar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which are formed by the law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language and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in the language contact. But its variation is limited and does not affect the word order harmony of the whole type.
【作者单位】: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
【分类号】:H2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宏开;;论藏缅语语法结构类型的历史演变[J];民族语文;199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英;汉语结构类型的历史演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2 孙宏开;论藏缅语中动词的命令式[J];民族语文;1997年06期
3 杨将领;独龙语动词趋向范畴研究[J];民族语文;1999年01期
4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阮绪和;形名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黄育才;正确看待当前的汉英混用现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7 冯鸣;英语表持续时段的for短语和汉语时量词语的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8 王葆华;同动式论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9 周国光,黎洪;现代汉语制作动词的配价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熊仲儒;;致使的语音实现及其句法蕴含[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书秋;;“V不V”及其相关结构[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2 郭锐;;语义等值和汉语虚词的意义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3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4 刘锦芳;;中西文化下广告翻译的差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袁明军;;《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拟声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田长生;;浅谈《论语》中的复叠现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阮绪和;;江西武宁(上汤)话的程度副词“死、几、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钟明荣;谢双园;;古今介词类型之比较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陈艳林;;“差一点(没)VP”的歧义原因与分化[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会;;试论“不大+V/A”句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锦姬;现代汉语补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孙艳;汉藏语四音格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牛保义;相信和怀疑:附加疑问句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4 江荻;论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谢建猷;广西平话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俞理明;汉语缩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7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8 王志军;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道英;“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仲崇涛;类指现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2 吉田泰谦;汉语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现象的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3 胡玉华;《世说新语》助动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徐云知;近20年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晓亮;汉语一价动词的认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6 潘龙刚;语感、语言意识与语文教学论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徐敏;英语中的性别岐视[D];湖南大学;2001年
8 王天佑;关于VA了动补结构[D];延边大学;2001年
9 宋洪民;李贤的语言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唐春英;英汉歧义现象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丙甫;从宾语标记的分布看语言类型学的功能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2 戴庆厦,傅爱兰;藏缅语的述宾结构——兼与汉语比较[J];方言;2001年04期
3 瞿霭堂;;嘉戎语概况[J];民族语文;1984年02期
4 梁敏;;壮侗语族诸语言名词性修饰词组的词序[J];民族语文;1986年05期
5 孙宏开;;论藏缅语语法结构类型的历史演变[J];民族语文;1992年05期
6 沈家煊;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3期
7 戴庆厦;李洁;;从藏缅语族语言反观汉语的被动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戴庆厦;傅爱兰;;藏缅语的形修名语序[J];中国语文;2002年04期
9 吴福祥;;汉语语法化演变的几个类型学特征[J];中国语文;2005年06期
10 储泽祥;;汉语处所词的词类地位及其类型学意义[J];中国语文;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泉熙;;汉语偏正结构的壮译问题[J];民族翻译;2009年02期
2 杨娟;;《西游记》兵器名研究[J];语文学刊;2011年09期
3 罗春英;;偏正顺序的判断标准和认知理据[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张艳艳;周v,
本文编号:1539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539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