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V来V去”及与之相关的格式——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本文选题:V来V去 切入点:意义 出处:《世界汉语教学》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在语料统计的基础上,对"V来V去"的意义、构成成分、句法功能、语用特点等做了详细的考察。文章发现,"V来V去"中的V绝大多数是单音节的。具有向度义的A类"V来V去"表示动作交替反复,一般独用和做谓语,多用于陈述句,极少用于疑问句、祈使句。不具有向度义的B类表示动作反复,多独用,用于陈述句,不用于疑问句和祈使句。文章还对与"V来V去"相关的各种格式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分析。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corpus statistics,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meaning, composition and syntactic function of "V to V". In this paper, it is found that most of V in "V to V go" is monosyllabic. Category A "V to V go" with directional meaning means that the action is repeated alternately, generally used alone and used as predicates, most of which are used in declarative sentences. Rarely used in interrogative or imperative sentences. Class B, which does not have a directional meaning, means that the action is repeated, often used alone, and used as a declarative sentence. The paper also makes 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various formats related to "V to V go".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晋霞;“V来V去”格式及其语法化[J];语言研究;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伟;周卫红;;试论语法化理论在对比语言学中的应用——以英汉语篇中替代类型之对比研究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前瑞;汉语体貌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赵贤德;句管控下的“V成”结构及相关小句[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左双菊;位移动词“来/去”带宾能力的历时、共时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蒋静;从“来/去”的历时演变看连词功能的产生[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孙斐;“来”和“去”的语法化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3 许刚;对趋向动词“起来”及其语法化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4 郑娟曼;“出+宾语”的多视角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涛;浅探汉语有向动词的方向范畴[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焦慧莹;“X就X”格式的句法、语义及语用考察[D];暨南大学;2007年
7 王平;“V来V去”格式的认知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8 范立珂;副词“就”的语义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志生;近代汉语中的"V来V去"格式考察[J];古汉语研究;2004年04期
2 易洪川;动词Dd格式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5期
3 王继同;论动词“V着V着”重叠式[J];汉语学习;1990年02期
4 龚千炎;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J];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01期
5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04期
6 李晋霞;“V来V去”格式及其语法化[J];语言研究;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倩;;浅论复合趋向补语“起来”——兼谈“起来”与“起去”的不对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马平;;关于动物词汇的认知意义浅析[J];学理论;2011年17期
3 姚丽娟;;贵州绥阳方言的“得”[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杜福强;赵则玲;;试论方言数据库的建设过程及意义——以吴语甬江片方言数据库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6期
5 乐建兵;查中林;;“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中“复”字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孙素贞;;从“很黄很暴力”看流行语中的模式套用现象[J];语文学刊;2011年10期
7 刘金宁;;对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一些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1年08期
8 陈蕴秋;;从多义项词看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意义[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9 王倩;;《孟子》反问句初探[J];语文学刊;2011年09期
10 蔡丽;;现代汉语中程度补语的范围及类别[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薛芳芸;;《医古文》中“死”义词语群的意义探析[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郑荣馨;;论功能域的概念[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申晓亭;;少数民族文字拉丁转写的意义与方案[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丁洁;;最切近的对等[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5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孙淑娟;黄国华;;“可”是不成词语素吗?——兼谈“可”的意义与用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郝敏;;现代汉语“不+NP”结构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黄彪;语言文字 说“贰”[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危兆盖;研究近代中日汉字文化互动的意义[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朱晔;翻译的模糊性特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周新玲;词语搭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赵钟淑;中韩现代亲属称谓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杜建国;语言、意向与存在[D];山西大学;2007年
5 温建平;翻译中价值组合体的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6 葛现茹;注意、意识与焦点式语言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7 匡鹏飞;时间词语前后分句共现状态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亚明;歧义之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2 韩婷;从《左传》与《东周列国志》的词语对比中看词义突显[D];兰州大学;2006年
3 阿拉腾苏布达;东部裕固语格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4 王伟;现代汉语外来词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冯玮;释意理论关照下的口译过程模式构建[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凌剑春;语法化过程中的意义主观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7 陈一睿;模糊限制语的语用研究及教学[D];四川大学;2005年
8 徐兆娟;语用学视角下的双语词典词语定义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伟娟;交替传译中的模糊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丽;社会符号学观照下的《吉檀迦利》中译本比较[D];中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76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576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