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也谈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兼论信息结构对汉语语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3-13 13:58

  本文选题:非宾格动词 切入点:非作格动词 出处:《当代语言学》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讨论汉语中两类所谓的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的差异。本文认为"非作格计数句"等结构的存在并不能证明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论元结构相同。虽然两类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都涉及到信息结构对语序的影响,必须满足信息和谐条件,但是它们带"宾语"的情况存在重要差异:(1)真正的表层非宾格结构不允许非作格动词出现;(2)当其唯一论元是非数量形式且后置时,非作格动词的论元必须是对比焦点,而非宾格动词只需是信息焦点;(3)非宾格动词带宾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允许隐性话题,而非作格动词必须提供显性话题。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kinds of intransitive verbs with "object" in Chines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xistence of "non-ergative counting sentences" does not prove that the argument structures of non-object verbs and non-ergative verbs are the same. Although both kinds of intransitive verb with "object" phenomenon relate to the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structure on word order, The information harmony condition must be satisfied, but there is an important difference in their case with "object" (1) the true surface unobjectivistic structure does not allow the non-ergative verb to appear in / / 2) when its only argument is non-quantitative form and postposition, The argument of the non-ergative verb must be the contrastive focus, and the non-objective verb should only be the information focus. (3)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non-objective verb with the object can allow the implicit topic, but the non-ergative verb must provide the explicit topic.
【作者单位】: 香港城市大学;
【基金】:香港政府UGC资助的GRF项目(CityU148607,CityU146509)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顾阳;生成语法及词库中动词的一些特性[J];国外语言学;1996年03期

2 杨素英;从非宾格动词现象看语义与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3 任鹰;主宾可换位供用句的语义条件分析[J];汉语学习;1999年03期

4 胡建华;;现代汉语不及物动词的论元和宾语——从抽象动词“有”到句法—信息结构接口[J];中国语文;2008年05期

5 潘海华;韩景泉;;汉语保留宾语结构的句法生成机制[J];中国语文;2008年06期

6 刘探宙;;一元非作格动词带宾语现象[J];中国语文;2009年02期

7 陆烁;潘海华;;汉语无定主语的语义允准分析[J];中国语文;2009年06期

8 黄正德;;汉语动词的题元结构与其句法表现[J];语言科学;2007年04期

9 潘海华,韩景泉;显性非宾格动词结构的句法研究[J];语言研究;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仲儒;;外围格的论元地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熊仲儒;;领属性致使句的句法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黄爱妮;;关于“来着”的几点语用认知上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4 方勇;王优;;两种领有名词移位句式中动词的语法和语义分析[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5 鹿荣;;原型供用句句法可逆的语义制约[J];北方论丛;2010年05期

6 王瑶;;现代汉语主宾可换位供用句的构式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7 刘敏;;汉语可逆句式的图形—背景研究——结合动词矢量特征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许艾明;“He is anxious to teach”与“He is difficult to teach”之比较及其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张高远;;名词化结构体现的作格性——以英汉语为例[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10 王艳金;;非宾格动词还是非作格动词——以float、drift为例[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邱林林;;A Brief Syntactic Research on Resultative Construction[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2 沈阳;顾阳;;汉语合成复合词的词库和句法界面特征[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何晓丽;陈小荷;陈锋;钱小飞;;现代汉语动态助词“了”的自动生成研究[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毕玉德;程兰涛;;韩国语动词语义分类树的推导[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韩巍峰;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朱怀;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翼;复合动词和及物结构[D];南京大学;2011年

5 朱俊阳;现代汉语双事件结构衍生关系的被动式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6 王娟;疑问语气范畴与汉语疑问句的生成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志富;现代汉语领属性偏正结构及其相关句法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涛;汉语句法移位的神经语言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宣恒大;现代汉语隐现句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冯文贺;汉语连词及其相关结构的依存分析[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敏;现代汉语广义领主属宾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曹书华;“V到”句式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侯珍;汉语NP_1-Vi-NP_2句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李林泽;基于典型理论的中英及物性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张萌;移就辞格的构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广宗;英汉物移动词对比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连芳;印尼学生汉语动结式理解与输出情况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刘迪;现代汉语“NP(受事)+状+V”中动句式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9 张慧;现代汉语光杆名词及“数量名”短语的定指性考察[D];北京大学;2011年

10 张磊;多维视域下的指类句语用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阳;生成语法及词库中动词的一些特性[J];国外语言学;1996年03期

2 徐杰;两种保留宾语句式及相关句法理论问题[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3 杨素英;从非宾格动词现象看语义与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4 潘海华;韩景泉;;虚词there的句法地位及相关理论问题[J];当代语言学;2006年01期

5 朱德熙;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J];方言;1979年02期

6 张伯江;施事宾语句的主要类型[J];汉语学习;1989年01期

7 张黎;什么是意合语法?──关于意合语法的讨论之一[J];汉语学习;1997年01期

8 沈阳;;数量词在名词短语移位结构中的作用与特点[J];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01期

9 胡建华;;题元、论元和语法功能项——格标效应与语言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3期

10 韩景泉;领有名词提升移位与格理论[J];现代外语;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小芸;;英语非宾格动词语言特征解释[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许艾明;“He is anxious to teach”与“He is difficult to teach”之比较及其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袁秀凤;;非宾格动词理论研究浅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唐晓晔;;英汉非宾格动词现象研究[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崔藏金;;英语非宾格动词浅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肖祥标;;英语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的动词类型与特征[J];科技英语学习;2006年05期

7 陈翠竹;;关于存现动词与非宾格动词的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唐爱华,石艳华;现代汉语不及物动词非宾格用法浅析[J];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唐玉柱;存现动词的非宾格性假设[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顾阳;生成语法及词库中动词的一些特性[J];当代语言学;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文守逊;幸昆仑;;公司代理人过度投资行为的博弃分析[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王琳;李晓庆;杨玉芳;;语篇整合中重读和信息结构作用:——EEG时频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高敏毅;;从信息结构看同声传译中的省略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黄凯南;;文化、信息结构与公司治理[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5 贺立蘅;王耀球;;铁路货运信息网站设计原则探讨[A];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赵建军;陈志祥;;敏捷供应链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信息结构特征[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三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程婷;杨玉芳;;一致性重读在口语语篇临场加工中的作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黄碎欧;;论已知-新信息策略对广告语句创作的启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吴彩霞;;语篇信息结构的认知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吉国力;吴顺祥;;求解具有控制关联大系统优化问题的新方法[A];199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亮;在信息结构战略的金字塔中选择成功[N];国际商报;2004年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 华迎;著名财经网站CharlesSchwab信息结构分析[N];国际商报;2002年

3 张诚;智能道路系统信息结构及环境感知与重构技术研究[N];科技日报;2007年

4 包海山;鄂尔多斯文化是开拓创新的文化[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5 夏斌 范建军;应尽快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6 本报通讯员 唐明;强化信息在安全管理中的“角色”感[N];人民铁道;2006年

7 史晨昱;青木昌彦:“内部人控制理论”缔造者[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依一;农村信息服务向多元化社会化网络化发展[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9 王廷惠;信息不对称与消费者利益[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10 郭作玉;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多元化 社会化 网络化[N];中国电子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常明;英语母语者对汉语非宾格动词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检验“非宾格陷阱假设”[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2 薛常明;英语母语者对汉语非宾格动词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3 李素枝;中国英语学习者非宾格性与非作格性习得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王建伟;英汉语中非宾格现象之认知构式角度探索[D];复旦大学;2008年

5 倪蓉;现代汉语作格交替现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杨作玲;上古汉语非宾格动词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郭印;汉英致使交替现象的认知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许文彬;信息结构、制度变迁与金融风险演进[D];厦门大学;2003年

9 郭婷婷;现代汉语疑问句的信息结构与功能类型[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尹洪山;语篇中前置句法结构的语用制约[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芝英;着眼系统功能方法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D];苏州大学;2003年

2 华迎;论电子商务网站信息结构建设[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3 姚伟;内生信息结构下的垄断[D];武汉大学;2004年

4 杨帆;关于汉语非宾格动词及其句法表现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5 丁广华;汉语中分裂句和假型分裂句的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D];重庆大学;2005年

6 马超;信息结构分析中几个关键概念的探讨[D];北京大学;2008年

7 张璐;英语转换同义句的信息结构分析[D];河南大学;2008年

8 王世杰;从信息结构的视角看翻译[D];兰州大学;2007年

9 钟巍;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10 陈艳新;大学英语写作中的语篇连贯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066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066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0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