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字宾语的指称类型及其语体相关性
本文选题:“把”字宾语 切入点:指称 出处:《当代修辞学》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一般认为"把"字的宾语通常是有定的,而考察表明,"把"的宾语中约有一半是定指的,另外一半是无定、通指、泛指、任指、无指等指称类型。本文统计了不同指称类型的"把"字宾语在不同语体语料中的分布比例,试图揭示语体跟"把"字宾语指称的相关性。其中,操作语体中表通指的"把"字宾语明显多于其他语体,操作语体中"把"字的宾语不可能是无定的。
[Abstract]: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object of the word "Ba" is usually definite, but the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about half of the object of "Ba" is definite, the other half is indefinite, general, general, or arbitrary. In this paper, the distribution ratio of "Ba" word object in different reference types in different corpus is analyzed, in order to reveal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yle and the reference of "Ba" word object. The "Ba" object in the operational style is obviously more than that in other languages, and the "Ba" object in the operational style cannot be indeterminate.
【作者单位】: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伯江;;语体差异和语法规律[J];修辞学习;2007年02期
2 沈家煊;;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J];中国语文;2002年05期
3 陶红印;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当代语言学;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宗守云,姚小鹏;“一样”和“一个样”[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史金生;传信语气词“的”“了”“呢”的共现顺序[J];汉语学习;2000年05期
3 李泉;基于语体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构建[J];汉语学习;2003年03期
4 李泉;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语体研究的范围和内容[J];汉语学习;2004年01期
5 税昌锡;“NP_L+NPs+VP”格式的句法语义分析[J];汉语学习;2004年03期
6 宗守云;“进+处所宾语”和“去+处所宾语”[J];汉语学习;2004年06期
7 陆庆和;关于“把”字句教学系统性的几点思考[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叶向阳;“把”字句的致使性解释[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2期
9 李晋霞;“好”的语法化与主观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01期
10 刘丹青;小句内句法结构:《语法调查研究手册》节选[J];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泉;;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通用原则[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易美珍;;“我想”的语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彭宗平;;北京话儿化词在北京地区主要报章中使用情况调查[A];首届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梁敬美;;韩、中汉语使用者在“这—”、“那—”使用上的异同点[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5 崔建新;张文贤;;不同语体下连词使用率的统计与分析[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张小峰;现代汉语语气词“吧”、“呢”、“啊”的话语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赵娟廷;汉韩公文语体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王葆华;动词的语义及论元配置[D];复旦大学;2003年
5 周红;现代汉语致使范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蒋华;现代汉语“这/那”类指示代词的多维度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彭宗平;北京话儿化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8 李杰;不及物动词带主事宾语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蔡玮;新闻类语篇研究的语体学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10 郭圣林;现代汉语若干句式的语篇考察[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长虹;高中口语教学目标体系试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 黄镇华;商业杂志消费品广告[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3 忻雪;《水浒传》中的“被”字句、“把”字句和“得”字句[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阮桂君;宁波方言的有标被动句[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丽宁;亚洲地区汉语学习者“是”字句习得情况调查与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6 欧慧英;同义介词“从”和“由”的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7 张莹;基于语体的对外汉语中高级听力教学模式初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彭学修;“把”字句修辞功能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9 王利峰;现代汉语双音形容词定语后“的”字隐现的定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孙海霞;“把”字句在现代汉语篇章中的使用情况考察[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2 陶红印;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当代语言学;1999年03期
3 胡明扬;语体和语法[J];汉语学习;1993年02期
4 郭继懋,王红旗;粘合补语和组合补语表达差异的认知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2期
5 杉村博文;论现代汉语“把”字句“把”的宾语带量词“个”[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1期
6 张伯江;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J];语言研究;2000年01期
7 马贝加;对象介词“将”的产生[J];语言研究;2000年04期
8 董秀芳;述补带宾句式中的韵律制约[J];语言研究;1998年01期
9 袁毓林;“者”的语法功能及其历史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文忠;“把”字句的语义特征及语用价值——现代汉语特殊句式辩析之三[J];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03期
2 黄东晶;俄汉第三人称代词照应语的指称类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02期
3 刘培育,尹秋征;“把”字宾语的考察[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4 曹秀玲;;韩国留学生汉语语篇指称现象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4期
5 郭宏蕾,,姚天顺;时间语义层次结构及理解[J];中文信息学报;1997年01期
6 陈岱嶷;《为什么不能说“把书买了”》读后[J];汉语学习;1980年03期
7 饶长溶;谈谈撰写语法论文的几个问题[J];汉语学习;1997年06期
8 彭小玲;《拍案惊奇》“把”字句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2期
9 许余龙;汉语主从句间的回指问题[J];当代语言学;2003年02期
10 王伟;"动词+到"的类型及其性质探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先玉;世界的语言概念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瑶;从指称类型考察中高级阶段越南留学生的语篇连贯性问题[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于海珍;指称信息的不确定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郭莹;现代汉语双宾和与格句式的用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13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13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