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通感的认知功能
本文选题:通感 切入点:通感认知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感认知为人们的经验和感觉起到沟通作用,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经验概念化和范畴化,也为深层次思维的研究起到铺垫作用。通感认知揭示了认知相似性的体验本质,为我们理解感知与概念、经验与知识的关系起到重要作用。
[Abstract]:Synaesthetic cognition can communicate people's experiences and feelings, conceptualize and categorize experience in real life, and pave the way for the study of deep thinking. Synaesthetic cognition reveals the experiential essence of cognitive similarity.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perception and concept,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of the relationship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2011年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英汉语通感认知模式的对比运用研究”(11SZYQN2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国南;论“通感词”的民族文化差异[J];福建外语;2002年02期
2 汪少华;通感·联想·认知[J];现代外语;2002年02期
3 杨春时;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艳侠;;浅析“主体间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2 王金艳;;主体间性:理解“建构主义”文学性的一种方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3 刘新敖;;近年来国内文学主体间性理论研究述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龚平;陈文安;;“一通多”视觉通感的隐喻解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5 黑晓佛;;“主体间性”视阈中的编辑主体及其关系[J];编辑之友;2011年09期
6 刘欢;;通感隐喻的理据及其在诗歌中的功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王秀娟;;论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梁冬华;;认识论·本体论·社会学——论国内美学主体间性理论建构的三种立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陈勋;胡玲;;功能主义目的论视阈下的翻译主体间性分析——兼评《绝句》的两个英译本[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02期
10 刘超;;从生存论到存在论——评杨春时的美学理论[J];东南学术;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戴冠青;陈志超;;“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任小玫;;从自我与他者到主体间性:文学艺术批评的生态文明思考——以《徐霞客游记》为个案兼谈我国当代生态文学发展之去向[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生态文明:环境、能源与社会进步”环境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3 李于昆;;当代艺术的“越界”[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任小玫;;别求新声于异邦 勿弃生态见记游——《徐霞客游记》的“主体间性”生态哲学思考初探[A];徐霞客研究(第19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颖;基于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桑丽;网络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李林齐;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构成及交往实践教育模式的实现[D];上海大学;2011年
8 吴满意;网络人际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视域[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王迈;语言形式化原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俊霞;叛逆的回归:主体间性下的林译《浮生六记》[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亚明;批评之美:《咀华集 咀华二集》的批评文体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萌;移就辞格的构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柯欢欢;论程抱一的中国诗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汪玉柱;论俄苏历史诗学的发展与流变[D];兰州大学;2011年
6 刘贞;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苏日娜;蒙古族网络文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晓琳;关于中日五感形容词比喻表现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琚红;主体间性家庭教育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10 叶明思;论李健吾的诗化批评[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汪少华,郑守疆;从合成空间理论看隐喻的意义建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2 汪少华;隐喻推理机制的认知性透视[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10期
3 汪少华;合成空间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李国南;论“通感”的人类生理学共性[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国珍;仿拟行为的认知功能及认知策略[J];修辞学习;2005年05期
2 韩艳;;会话中的隐喻性语言(英文)[J];语文学刊;2006年S1期
3 谢之君;;西方思想家对隐喻认知功能的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苏健;;“饣”部的来源和认知功能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9期
5 曾臻;;浅谈隐喻的双重功能[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2期
6 孙寰;;术语的启智功能[J];中国科技术语;2009年04期
7 潘婧;张思锐;;语篇幽默中的隐喻阐释[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11期
8 王登云;;从模因论看隐喻的认知机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聂焱;;比喻的认知功能[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向志敏;;川方言歇后语的隐喻认知阐释[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勇;;论语言类型学研究中的解释[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谷化琳;;同类比较的字面话语与隐喻话语[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天津大学文法学院 李淑清;隐喻的修辞和认知功能分析[N];山西党校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思明;英汉动结式的认知功能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梁鲁晋;语篇中回指的功能[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月华;试构领属小句的认知功能模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高霞;英汉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3 任婷;转喻的认知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王化雪;时空隐喻的认知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6年
5 李艳;现代汉语名量词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林春静;隐喻及其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许谦;广告中通感隐喻的认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周伟;隐喻在诗歌建构和解读中的认知功能[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9 李刚;从认知角度研究英汉语中的身体隐喻[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范娜;方位小句的认知功能模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22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22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