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传承与超越:“信达雅”与“目的论”中西两种译论之比较

发布时间:2018-03-18 20:15

  本文选题:信达雅 切入点:目的论 出处:《学术交流》2012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论"和"信达雅"分别是中西翻译史上最重要的翻译理论之一。两者在理论背景、翻译原则、学术价值等方面存在一些相同点,在追求忠实性、通顺性、读者接受性等方面也有相似性,但在翻译行为上却有很有很大差别,这源于"信达雅"与"目的论"对原则等级的态度不同。"目的论"与"信达雅"的共通之处再次鉴证了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生命力,中西方的理论碰撞与对比分析也会带给理论研究更广阔的视野。
[Abstract]:Skopos theory and Xindaya are respectivel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nslation theori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re are some similarities in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translation principles, academic value and so on. There are also similarities in readers' acceptability, but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ranslation behavior. This originates from the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the hierarchy of principles between "Xindaya" and "Skopos".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Skopos and Xindaya once again prove the vital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ought. The theoretical collision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will also bring a broader perspective to theoretical research.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基于翻译目的论的新闻文体翻译研究”(11552145)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穆诗雄;翻译标准与翻译目的、对象和语篇类型——重温严复的译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05期

2 周锰珍;;“目的论”与“信达雅”——中西方两种译论的比较[J];学术论坛;2007年08期

3 许钧;;“信达雅”没有过时[J];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军;陶东平;;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农业论文汉英翻译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6期

2 张德让;;清代的翻译会通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周家华;严复赴安徽高等学堂任职时间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惠萍;;近代出版业与传统知识分子的双向建构——以严复为例[J];编辑之友;2010年01期

5 向仍东;;严译新词探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向仍东;向琼;;严译误读“艺术”的解构主义诠释[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刘庆乐;略论现代中国广义政治学范式的建立[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8 林长洋;;论严译《天演论》中的策略性叛逆[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年05期

9 颜德如;严复翻译思想新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胡一;从中西文化的比较看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雷中行;;晚清士人对《天演论》自然知识的理解——以吴汝纶与孙宝tD为例[A];社会·经济·观念史视野中的古代中国 国际青年学术会议暨第二届清华青年史学论坛论文集中[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兰萍;近代中国著作权法的成长(1903—1910)[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2 胡文生;学术·体制·人[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3 海阔;大众传媒与中国现代性[D];浙江大学;2006年

4 陈爱钗;近现代闽籍翻译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冯志杰;中国近代科技出版史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6 粟高燕;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双重变奏[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建青;晚清儿童文学翻译与中国儿童文学之诞生[D];复旦大学;2008年

8 王巨光;民国教育社团与民主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吴微;桐城文章与新学的兴起[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袁斌业;翻译报国,译随境变:马君武的翻译思想和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锦;基于目的论的严复《天演论》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叛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葛珊;翻译目标决定翻译方法——功能派翻译理论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蓉;译者主体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嘉;求索进化之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朱静;目的论关照下看严复的翻译标准[D];武汉大学;2005年

6 殷向飞;《天演论》与进化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D];西北大学;2006年

7 吴蓉;从目的论的角度看《天演论》[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8 林长洋;从目的论和规范论看翻译中的策略性叛逆[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密;译者有所为—从修辞的角度重新解读严复译《天演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小兵;严复的翻译目的与其“非正法”的翻译策略[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期家;论“信达雅”的历史发展轨迹[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范祥涛;翻译层次性目的的多维描写[J];外语教学;2003年02期

3 司显柱;中西翻译观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03期

4 周笃宝;继承传统译论 建立科学翻译学[J];中国翻译;2000年02期

5 范祥涛,刘全福;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J];中国翻译;2002年06期

6 仲伟合,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99年03期

7 许钧;译学探索的百年回顾与展望——评《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J];中国翻译;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丰立;;德国翻译目的论和严复“信达雅”理论比较[J];内江科技;2009年01期

2 楼红燕;郑维南;;对变译理论和目的论的比较研究[J];高教与经济;2007年01期

3 何立芳;;殊途同归——论严复和奈达翻译理论的相似性[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胡东平;刘惬文;;目的论映照下的严复翻译策略解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陈炼;;功能翻译理论在商标翻译中的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期

6 邹洁;;从翻译功能理论角度看傅东华译《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7 朱德财;黎土旺;;从目的论角度看翻译策略的选择[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王丽丽;;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网站翻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丰涛;;“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10 刘me泓;;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初探[J];知识经济;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毅;;英汉基本方位词的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吴晓芳;;评《闽南方言大词典》[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3 吉灵娟;;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启示[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马重奇;;专著《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内容简介[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建国;;两部声乐艺术翻译著作的比较与思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任东升;刘艳春;张在钊;;圣经汉译与佛经翻译比较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任东升;;《圣经》汉译与佛经翻译比较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吴洁;;《四声篇海》所引《馀文》切语与《广韵》小韵比较研究[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9 钟明荣;谢双园;;古今介词类型之比较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胡敏文;;归化、异化策略的多元互补阐释[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牛新生;中国传统译论:扬弃抑或传承?[N];文艺报;2006年

2 止庵;外行谈译作[N];人民日报;2004年

3 潮白;统一汉字?真可笑[N];南方日报;2007年

4 韩立勇;汉字的简繁之争为何扩大到“汉字文化圈”[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5 曹进 刘建珍;中国符号学研究回顾与展望[N];光明日报;2005年

6 周继厚;布依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讨论会纪念章[N];贵州民族报;2006年

7 李征;翻译之技与翻译之道[N];文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秀花;卡尔梅克语与蒙古语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2 汤勤;《史记》与《战国策》语言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尹佑晋;韩国釜山华侨的荣成方言与中国荣成本土方言的语音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斯仁巴图;鄂温克语和蒙古语语音及名词语法范畴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5 胡晓东;瑶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张治国;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语言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周建姣;东汉砖文虚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长山;满蒙书面语词汇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范淑玲;日语上代、中古音韵与汉语中古音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赵红梅;汉语方言词汇语义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静;目的论关照下看严复的翻译标准[D];武汉大学;2005年

2 严菊环;目的论视角下化妆品品牌的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章峗;从目的论看傅东华《飘》译本的合理性[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田伟丽;从目的论角度对《天演论》的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5 郭咏梅;从目的论视角谈时政新词的翻译[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董安妮;目的论关照下戏剧翻译的表演性原则[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王晓路;从功能理论的角度谈隐喻翻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8 杨艳;从目的论角度看广告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D];重庆大学;2008年

9 袁青;[D];浙江大学;2004年

10 高晗;从德国功能主义观论电影字幕翻译[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31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31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c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