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词的修辞观
本文选题:西文字母词 切入点:现代汉语词典 出处:《当代修辞学》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最近一段时间,由《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239个字母词引起的争议持续不断,特别是来自语言学界内外的百余位学者于8月29日联名举报这种做法违法并声言字母词危及汉语的纯洁和安全之后,更是引起社会各界对字母词问题的普遍关注,一时之间百家争鸣,意见纷呈。字母词现象错综复杂,人言人殊,看来争论还将持续一个阶段。但是我们发现这次争论固然激烈,学理的深度却显不够。我们觉得应该搁置一些具体环节上的争论,转而着力于字母词本身以及一些相关社会文化问题的学理探究。本期《修辞随谈》邀请到了五位学者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视角不同,各有侧重,但都不乏思考的深度。《修辞随谈》致力于成为短兵相接、观点碰撞的学术平台,热诚欢迎您也在字母词的学理层面上参与讨论。若您对此形成了系统的看法,也欢迎写成论文惠赐本刊。
[Abstract]:In recent times, the controversy over the inclusion of 239 letters in the sixth edition of the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has continued. In particular, after more than 100 scholars from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linguistic circle jointly reported this practice on August 29th and declared that alphabetic words endanger the purity and safety of Chinese, it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about the problem of alphabetical word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For a while,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ed and opinions were divided. The phenomenon of letters and words was complicated, and people spoke differently. It seemed that the debate would continue for a while. But we found that this debate was certainly fierce. However, the depth of theory is not enough. We feel that we should put aside some arguments on specific links. Instead of focusing on the alphabet itself and some sociocultural issues, this issue of rhetoric invites five scholars to express their views on this issue. But there is no lack of depth of thinking. Rhetoric is dedicated to becoming an academic platform for the collision of ideas and short arms. You are warmly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at the theoretical level of alphabetical words. If you have a systematic view of this, You are also welcome to write a paper to this journal.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分类号】:H1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红波;汉语中的西文字母词面面观[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董恩家;;关于部分字母词语的读音问题[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毛发生;论汉语中的西文字母词汇[J];韶关学院学报;2001年07期
4 赵焱;;浅议现代汉语中字母词的读音及其规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04期
5 程观林;也说“外来概念词”[J];黄山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6 刘叔新;词典字头的性质及其释注[J];辞书研究;1979年02期
7 唐荣智;;“爵士”是不是贵族[J];辞书研究;1981年04期
8 谢自立;;对一个收词标准的意见[J];辞书研究;1982年01期
9 汪里程;;我在试编同尾词典[J];辞书研究;1982年06期
10 石华常;;茱萸误为辣角[J];贵州文史丛刊;199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述谱;;语言单位与词典的类型及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杜青;;读音的烦恼与困惑[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彭泽润;丘冬;;现代汉语词典和字典编写思想的现代化[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李航;;汉语水平考试(HSK)考试海外综合分析[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曾子凡;;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的几项不足[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原新梅;;《现代汉语词典》3—5版对字母词语的语义类别和释义变化[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谢英;;现代汉语辞格研究中的用例问题[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陆嘉琦;;关于积极型汉外双语词典编纂的思考[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杨绍林;;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轻声词语读音的判定[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魏励;;现代汉语“作”和“做”的使用分析[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铁玲;地区汉语水平考试报考人数首次过万[N];阿克苏日报;2010年
2 YMG记者 夏丹 通讯员 姚玉勃 季文豪;烟威两地首家HSK考点落户烟台[N];烟台日报;2010年
3 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厉兵;爱之深 责之切[N];新闻出版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李亚彬;缅甸有一所曼德勒福庆学校孔子课堂[N];光明日报;2011年
5 曲志红;《现代汉语词典》与时俱进[N];文学报;2002年
6 本报见习记者 张东;注重交际能力 促进汉语学习[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刘菲;全球汉语热悄然勃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8 本报驻法国记者 顾玉清;“通向中国的桥”[N];人民日报;2001年
9 记者 李钊;孔子学院参加全法火车巡回展[N];科技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庄建;《现汉》增补本有新气象[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莲;基于HSK数据对核等值法与其他等值方法的比较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保;新汉语水平考试的探索性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周婷;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HSK现状调查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3 刘艳娟;《现代汉语词典》研究三十年[D];山东大学;2010年
4 吴静;HSK作文教学的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王朋朋;《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1年
6 王承瑾;日本“中国语检定”考试与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对比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张月辉;新汉语水平考试四级与五级阅读试题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明真;《汉语水平考试HSK(基础)大纲(甲乙级)》新词义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艳平;《现代汉语词典》所收词缀探析[D];河北大学;2005年
10 白云霜;当代汉语新义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35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35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