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外语政策与外语教育
本文选题:外语政策 切入点:外语教育 出处:《中国成人教育》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美国通过立法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的外语政策,这些外语政策促使它的外语教育形成鲜明的体系化和多元化特征。通过对各项法案的研究发现,美国外语政策具有法治化、社会化和实用性的特征,其外语教育则具有"以法治教"和活力的社会发展工具的特点。而中国的外语政策与外语教育具有国家决策与管理的直接性,同时也具有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不够完善的特征。因此,通过对美国的外语政策与外语教育的借鉴,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外语政策与外语教育的科学发展。
[Abstract]:After ente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United States has enacted and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foreign language policies through legislation. These foreign language policies have prompted its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to form a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systematization and pluralism. American foreign language policy is characterized by rule of law, socialization and practicability. The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by law" and a dynamic tool of social development, while the foreign language policy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have the directness of national decision-making and manage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y are scientific and democratic. Therefore, we can better promot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policy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rough the reference of American foreign language policy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H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B.Spolsky;张治国;;《语言政策》简介[J];当代语言学;2009年02期
2 蔡永良;论美国的语言政策[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牛强;李开拓;;全球化背景下构建语言和谐环境的长远意义[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崔凤华;李春生;;政治视角下的美国双语教育历史及其现状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3 金志茹;李宝红;;关于我国目前外语教育政策和规划的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4 陈兵;;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语言政策的对比研究及其启示[J];东南亚研究;2009年06期
5 王淳;;安全诉求与认同危机:论美国国家语言战略的重塑[J];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09期
6 李宝红;金志茹;徐媛媛;;关于我国目前外语教育政策和规划的思考[J];柳州师专学报;2008年03期
7 李芳;英语热潮下对汉语的冷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4期
8 郑琛;徐荣;;中美语言政策对比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渝红;语言教育与国家战略[D];西南大学;2009年
2 宁继鸣;汉语国际推广:关于孔子学院的经济学分析与建议[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延新;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秀平;汉语国际推广视角下的韩国语推广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方颖;汉语国际推广的双赢取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薇;美国语言政策及其对中国向国际推广汉语的启示[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5 白贝迩;美国双语教育政策研究及启示[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徐冬梅;论美国的语言政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李明月;早期移民对美国英语词汇发展的影响(17-19世纪)[D];山东大学;2009年
8 王晓迪;美国多元文化主义权利理论评析[D];新疆大学;2008年
9 谭琪;当代美国双语教育政策评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若芬;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语言政策探析[D];暨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宇;王慧莉;;当代美国外语教育现状及政策的演变[J];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07期
2 汪华英;语言与外语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06期
3 杜培俸,杨振常;论张正东的学术贡献——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研究之一[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年12期
4 伊敏;论少数民族地区普及外语教育的必要性[J];民族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5 于洪璋,李云智;外语教与学的方略和对策研究[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6 吴昂;严复的外语教育思想[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年04期
7 曲雅静 ,李庆华;试论新世纪外语教育国际化战略[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年01期
8 王秀文;新时期外语教育改革的走向与要求[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郭晓燕;知识经济与外语教育[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0期
10 魏兰桂,梁承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外语教育改革[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晓芳;;指称外语的词语演变及其原因[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鲁子问;;试论外语规划[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前言[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4 ;前言[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5 李宇明;;中国的话语权问题——在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冯源;;文化理解在美国外语教育中的地位[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滕树立;;外语翻译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宇明;;关于中小学“双语教学”的思考[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9 ;Unicorn and Dragon-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Animal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蒋铁海;;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课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熙涵;中国外语教育发展丛书出版[N];文汇报;2008年
2 记者 金鑫;李岚清为改革开放30年外语教育丛书作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3 卢春华;我国外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N];四平日报;2009年
4 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佟晓梅;全球化下的外语教育政策[N];光明日报;2010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冯倩 编译;外语教育在英国陷入危机[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熊彦清邋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 李宇明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段晴;多元文明碰撞中语言的流变、认同与保护[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刘宝明;语言平等观:中国的实践与经验[N];中国民族报;2006年
8 石可言;美国的中文热[N];陕西日报;2008年
9 吴利琴;母语文化“失语”现象反思[N];光明日报;2006年
10 喻京英;汉语“课堂”落户全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英姿;美国语言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孙渝红;语言教育与国家战略[D];西南大学;2009年
3 张治国;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语言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乐璋;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媛;我国外语教育培训机构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3 马利红;[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4 苗娟;人本主义教学:外语教育中文化教学模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郭希;外语教学中跨学科途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D];南昌大学;2005年
6 杨港;论外语学习者文化意识的培养[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7 俞溪;沉浸式外语教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邱敏;《中国日报》拉萨3·14暴力事件报道的修辞学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9 金宝兰;韩国儿童汉语视听说课程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许怡;多元文化政策下的澳大利亚中文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52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52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