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制约移动动词“来”的会话策略及其虚化假设

发布时间:2018-03-24 08:32

  本文选题:移动动词“来” 切入点:会话策略 出处:《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摘要】:制约移动动词"来"还是"去"选择的会话策略,主要是说话人的"心理视角策略":会话语体决定于"主观视角",叙述语体决定于"客观视角",后者又可以分为"主体视角"与"客体视角"两种。此外,"会话策略"还包括"前后一致照应策略"、"语用含义理解策略"以及"保持中性平衡策略"。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来"的引申义以及所谓的"代动"用法,提出虚化假设,认为这是语用上的省略以及弱化、泛化、虚化的结果。
[Abstract]:A conversational strategy that constrains the choice of the mobile verb "come" or "go", It is mainly the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f the speaker: conversational style is determined by "subjective perspective", narrative style is determined by "objective perspective", the latter can be divided into "subject perspective" and "object perspective". It also includes "consistent anaphora strategy", "pragmatic mean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y" and "neutral balance strateg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hypothesis of nihilization, which is the result of pragmatic omission, weakening, generalization and nihilization.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H14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邵敬敏;“动+个+形/动”结构分析——兼与游汝杰同志商榷[J];汉语学习;1984年02期

2 潘文,申敬善;试论“来”的替代条件[J];汉语学习;2002年06期

3 齐沪扬;;空间位移中主观参照“来/去”的语用含义[J];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04期

4 鲁晓琨;;焦点标记“来”[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2期

5 相原真莉子;;失去位移义“来”的核心功能[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1期

6 王凤兰;;论现代汉语表示目的的“来”[J];学术交流;2008年05期

7 辛承姬;连动结构中的“来”[J];语言研究;199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贤;现代汉语动词“来、去”的语义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国光;;现代汉语里几种特殊的连动句式[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2 李冠华;;处宾动趋结构初探[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3 卢英顺;现代汉语中的“延续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张雪涛;“V_趋+N+了”句与“N+V_趋+了”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6期

5 李江;从《汉语初级教程》看对外汉语教学补语体系[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刘道锋;“来”“去”的位移阐释与“起来”“起去”的不对称[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7 毛宇;从“v+q”述补结构看单音节动词下位语义特征[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8 戴浩一;黄河;;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国外语言学;1988年01期

9 谢信一;叶蜚声;;汉语中的时间和意象(中)[J];国外语言学;1992年01期

10 谢信一;叶蜚声;;汉语中的时间和意象(下)[J];国外语言学;199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牛彦敏;现代汉语“复合动趋式+宾语”的语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小丹;高璐;;英语含糊语在交际中的语用动机[J];大众文艺;2010年03期

2 谭飞;;作为会话策略的语用模糊浅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郑立华;试论说话者角色的分离[J];外语学刊;2005年05期

4 王春;;聊天室会话的话轮策略[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高晓燕;;促销员的会话策略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徐大明;约翰·甘柏兹的学术思想[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04期

7 陆春艳;;语言里的性别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8 项凤靖;试析中文小说对话中的语用模糊及其限制策略[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李文晶;;中介语——外语教学策略的导向[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10 邹菁菁;浅析语言实验研究法中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现象[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蕊;中美会话风格对比研究:以《武林外传》和《老友记》为例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宋秋莲;会话策略视角下的赞美语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李新艳;言语交际中刻意曲解的关联顺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刘佳;基于社会建构理论的语言与性别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5 陈静;从会话分析的角度看性别语言的刻板印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晓梅;会话的社会语言学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7 陈大中;电子商务洽谈中互动语境化策略及言语礼貌策略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8 周舒;礼貌研究的认知视角[D];河南大学;2006年

9 吴瑜;中国外语课堂教师话语中礼貌的语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10 李园园;外交用语中的语用模糊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575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575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e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