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浅析对外宣传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凸显

发布时间:2018-03-25 20:40

  本文选题:外宣翻译 切入点:译者 出处:《出版广角》2012年02期


【摘要】:外宣翻译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媒介,重要性不言而喻。外宣翻译不同于一般汉译英,译者在翻译中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原文进行"手术":增补、删减、编辑或改写,使译文清晰易懂又符合译语习惯,以达到对外宣传与交流的目的。
[Abstract]:Foreign propaganda translation is an important bridge and medium for foreign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and its importance is self-evident. Foreign propaganda translation is different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translation. In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 must give full play to his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perform "surgery" on the original text: supplement and delete. Editing or rewriting to make the translation clear, easy to understand and in line with the target language habit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ublicity and communication.
【作者单位】: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2 李欣;外宣翻译中的“译前处理”——天津电视台国际部《中国·天津》的个案分析[J];上海科技翻译;2001年01期

3 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诚;通天塔里的镣铐舞者——也谈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程永生;;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徐建龙;翻译中的意义选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郑玲;从目的论看汉英翻译中的文化传输——兼评《京华烟云》中的翻译策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凤群;认知语用学中的翻译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翟红梅,张德让;译者中心论与翻译文本的选择——析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陈习芝;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解读庞德的诗歌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涂传娥;;浅谈解构主义翻译观[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贾红霞;;从翻译目的论谈译员译前的准备工作[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李坤;;汉译押韵英语广告的影响因素及翻译策略[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刚;;等效理论张力下的翻译认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余锋;;翻译标准的动态特征和原文差异性的保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丽芳;;论译者的主体性-从阐释学角度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吴建;;从文学翻译中错位文化意象的处理谈起:翻译文学一定要保留“洋装”么?[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阮晶;;译者主体性及其在翻译选材中的体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于兰;;中西文化浸润下的英译本《围城》——从小说的特点及文化内涵分析英译本[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邓云丽;;在文化背景下的翻译更新[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金洋;;德国功能目的论对实用推介文汉译英的指导作用[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黄勤;;从互文性看诗歌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穆旦诗《苍蝇》英译赏析[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谭晓丽;;差异与延续——论译者和原作者的关系[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贺显斌;论权力关系对翻译的操控[D];厦门大学;2004年

3 侯国金;语用标记等效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汤(?);当今中国的翻译政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胡德香;中西比较语境下的文化翻译批评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占喜;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文化意象处理举隅[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9 蒋向艳;向着中西文化“第三元”的自觉探寻[D];复旦大学;2005年

10 王勤玲;幽默言语的认知语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漫春;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研究方法——兼对《飘》中译本的过程取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Jiang Zhongjie;[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1年

3 段文静;《骆驼祥子》英译本比较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4 邬若蘅;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5 曾奇;《儒林外史》英译本中文化词语的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心莲;理解抑或误解[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连美丽;科技英语中的省略现象及其翻译[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8 李林波;唐诗中典故的英译[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俞建青;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角色[D];浙江大学;2002年

10 周丹;情景模式——可操作的翻译单位[D];浙江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许钧;试论译作与原作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1期

2 谢天振;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3 张南峰;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国翻译研究的过去与未来[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4 杨春时;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舒奇志,杨华;互文性理论与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6期

6 查明建;从互文性角度重新审视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兼论影响研究[J];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02期

7 袁莉;也谈文学翻译之主体意识[J];中国翻译;1996年03期

8 谢天振;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J];中国翻译;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燕荣;车明明;;翻译伦理观照下外宣材料翻译[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2 王丽丽;;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网站翻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王瑜;;我国外宣翻译存在的不足及其成因分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02期

4 宁慧霞;;外宣翻译中的几个问题[J];新闻爱好者;2011年16期

5 徐建国;;外宣翻译的名与实——20世纪90年代以后研究述评[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朱义华;;外宣翻译与报道中的政治意识[J];新闻爱好者;2010年18期

7 许媛媛;;论外宣翻译人才应具备的素质[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黄晓琴;;对外传播中翻译的“主体性”思考[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赖yN华;;江西省外宣翻译多维协作文化创意产业构建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对外宣传为契机[J];企业经济;2011年08期

10 穆雷;李文静;;《理论对译者有用吗?象牙塔与语言工作面之间的对话》评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祁芝红;;谈翻译中的文体意识[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2 韩洪举;;鲁迅的翻译小说及其对新时期译坛的影响[A];新时期与新世纪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6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姜望琪;;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实质——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4 高明;;在电脑的辅助下做好翻译工作—谈翻译的信息化[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闫栗丽;;校企合作培养中高端翻译管理人才[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苗强;;北语社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的翻译实践与探索[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魏泽斌;;翻译职业发展前景和职业规划[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华树;;信息化时代的翻译工作[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孔令翠;王慧;;郭沫若论翻译[A];郭沫若文献史料国际学术研讨会暨IGMA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涛;当代文学翻译为何难觅佳作[N];中国艺术报;2010年

2 汪连兴;既然上了我这条“贼船”……[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本报驻京记者 吴越;如何叫醒沉睡的“熊猫”?[N];文汇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杨琳桦;译言的十字路口[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5 余中先;向傅雷看齐[N];人民日报;2010年

6 复旦大学中文系 陆扬;从翻译的甘苦谈起[N];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 李醒民;译者的资质[N];光明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刘雪明;“翻译就跟谈恋爱一样”[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朱伟;看“蜂群智慧”如何聚沙成塔[N];文汇报;2011年

10 许明龙;译事历五载,甘苦告世人[N];中华读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卫民;全球化语境下的译者素养[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朱琳;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3 熊兵娇;实践哲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晓雪;论翻译中的说服因素:理论溯源与实例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6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高少萍;话语伦理学观照下的委婉语传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陈小慰;翻译研究的“新修辞”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鸣;操控理论视角观照下当代中国的外国文学翻译研究(1949-2008)[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晓辉;从译者的主体性角度看张白桦及其文学翻译[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雷虹;和谐翻译理论视角下译者角色与地位的新阐释[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3 吴云涛;文化间性视野下的译者协调者身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王之杰;从历史有效性看两位译者汉译Uncle Tom's Cabin[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邹尚非;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控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凤;从语境视角看翻译[D];四川大学;2005年

7 黄晓鹏;基于勒菲弗尔三要素理论对译者梁实秋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袁颢;论译者的主体性[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曹婷;外宣翻译中译者的变通策略初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张玉环;论译者的主体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64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64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f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