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方言与邻县方言的关系及其成因
本文选题:都昌方言 切入点:内部差异 出处:《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摘要】:都昌方言归属于赣语昌都片,全县方言可分为东、中、西部三大片,东部与西部差异较大,中部表现为东部向西部的过渡。从自然地理上来看,都昌邻县主要有湖口、星子、鄱阳、彭泽、余干、永修、新建、南昌县。从古音韵今读特点来看,都昌西部同星子、湖口、永修方言有更多的共同点,东部同鄱阳、彭泽更具趋同性。都昌方言内部差异及其与邻县方言亲疏关系正是赣文化多元一体化的诠释,这种文化格局的形成同历史行政地理、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徙、自然交通地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Abstract]:Duchang dialect belongs to Changdu film of Gan language, and the whole county dialec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east, middle and wes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is great, and the central part is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east to the west. From the natural geographical point of view, there are mainly Hukou and Xingzi in the neighboring county of Duchang. Poyang, Pengze, Yu Gan, Yongxiu, Xinjian, Nanchang County.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rhyme and modern reading, the western part of Duchang has more common ground with Xingzi, Hukou and Yongxiu dialects, and the east has more common ground with Poyang. Pengze is more similar. The internal difference of Duchang dialect and its close relation with neighboring county dialect i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luralistic integration of Jiangxi culture. The formation of this cultural pattern is the same as historical administrative geography and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Natural traffic geography is closely related.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赣语昌都片方言语音差异的历史层次及方言地理学研究”(11YJC740070)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都昌方言语言内部差异及历史层次研究”(YY1106) 南昌大学校级基金项目“赣方言声调演变特征”(Z02541)
【分类号】:H17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谢留文;;赣语的分区(稿)[J];方言;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张晓英;;“钱刀”与《白头吟》创作时代蠡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6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尹兴国;浅论纵横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9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陆建华;;墨子之礼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张虹;;“五脏相音”理论在耳鸣诊治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贺金峰;;兼论方城境内的“夏路”[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0年第1期[C];2010年
5 王守仁;;《孙膑兵法、擒庞涓》中有关城邑问题的商榷[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6 虞万里;;商周称谓与中国古代避讳起源[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7 刘克;;汉画像石葬俗的衰亡果真是因汉末政治动荡经济萧条吗——从文化通观视角立论并以此与汉画界前辈商榷[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徐婵菲;姚智远;;汉墓画像神话人物的图像作用及丧葬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马怡;;说}m[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露露;刘冰;;论汉画中胡人图像体现的胡汉关系[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辰;明代私债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颜森;;江西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01期
2 孙宜志,陈昌仪,徐阳春;江西境内赣方言区述评及再分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同保;;扬燕赵风骨,赋冀州新篇——新时期河北省城市雕塑建设与发展刍议[J];雕塑;2010年03期
2 钟,
本文编号:1665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65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