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晚清批评话语与翻译实践

发布时间:2018-03-28 06:55

  本文选题:晚清 切入点:批评话语 出处:《外国语文》2014年06期


【摘要】:梁启超对翻译文化功能的提升和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三原则是晚清翻译批评的两大贡献。有意思的是,在民族救亡的宏大叙述下,译者关注于语言雅驯、情节离奇的传统诗学观,以及达旨的翻译策略观,信达雅便被边缘化。作为社会话语实践,翻译批评在受制于主流政治意识形态、传统诗学的同时,强化和建构了翻译规范、培养了翻译阅读习惯并形塑了后继的翻译时尚。
[Abstract]:Liang Qichao's promotion of translation cultural function and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faithfulness and elegance" put forward by Yan Fu are two major contributions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hat is interesting is that in the grand narrative of national salvation, the translator pays attention to the taming of language. As a social discourse practice, translation criticism is constrained by the mainstream political ideology and traditional poetics, while strengthening and constructing translation norms. Cultivate translation reading habits and shape the following translation fashion.
【作者单位】: 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翻译批评话语研究”(12BYY013)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罗爱华;;晚清文人文化的转向与文学翻译活动[J];船山学刊;2006年02期

2 郭长海;试论中国近代的译诗[J];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春梅;略论梁启超的历史文献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王天根;评点老子与严复对立宪的检视[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沈卫威;民族危机与文化认同——从《国风》看中央大学的教授群体[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邵毅;;女性身份的构建与本土文化身份的塑造——中国20世纪文学翻译中女性形象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张允;杨家勤;;功能翻译理论与鲁迅翻译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袁玲丽;;近代安徽高等外语教育的启蒙[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李建军;蒋廷黻的外交史观[J];安徽史学;2000年03期

9 高强;清末革命派尊黄现象述论[J];安徽史学;2001年04期

10 蒋跃波;试评曾纪泽的近代外交思想[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任南南;;元话语:八十年代文化语境中的“救亡压倒启蒙”[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刘应争;;想象与反思:多副面孔的鲁迅[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郭亚丽;;翻译与文化的融合[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5 崔波;吴彤;;地方性知识视野下的洋务派的翻译出版[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C];2008年

6 朱汉民;;《智育志》导言[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王敦琴;;张謇“中体西用”的女子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何玲;;1903年汴城会试论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陈道明;;翻译中的“部分功能对等”与“功能相似”[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翁银陶;;简论严复诗论与其诗作之关系[A];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云;晚清立宪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杨巧蕊;唐诗英译翻译批评现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石径;口译员视角的归化与异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李娟;杨必译《名利场》中“good”一词的具体化译法批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张琦;从顺应论浅析专有名词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周思谕;清末民初对《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王冰;《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映射译者风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宏辉;;现代批评话语在文学建制中的发生与品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9期

2 施卫华;社会的话语 动态的视角——《批评话语研究》创刊述评[J];外语研究;2005年01期

3 胡继华;自反,自觉与自赎——全球文化语境中批评话语的新近走向[J];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01期

4 李朝霞;;读者与美术批评话语的建构——以1954年至1966年《美术》杂志“读者来信”栏目为例[J];美术观察;2011年12期

5 雍青;;寻找一种言说的方式——1990年代文学批评话语转型研究[J];长江学术;2007年02期

6 胡继华;批评话语的新近走向[J];文艺争鸣;2005年02期

7 孙辉;西方批评话语入传效应及对策[J];当代文坛;2003年03期

8 王岳川;当代批评话语[J];文学自由谈;1998年02期

9 孙纪文;;《四库全书总目》文学批评的话语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7期

10 纪玉华;吴建平;;批评话语学派的话语观及其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建东;;对当代批评话语的省思[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尚必武;建构具有中国气派的文学批评话语[N];文艺报;2014年

2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汪建峰;争议点理论在批评话语中的运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晏彬;王国维文学批评话语的矛盾呈现[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75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75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c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