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博弈论语义学的方法论特征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18-04-05 08:51

  本文选题:博弈论 切入点:语义学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摘要】:现代博弈论语义学在语义学的整体推进中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理论交叉特性。它以博弈活动作为语义学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确立了博弈思维与逻辑分析之间的有效关联,并通过策略性的交往选择活动为命题真值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它所具有的独特认知模型和对话结构规则,赋予语言的解释和构造动态、相对化的研究视野。它在语义分析的形式规范性方面引入了语义博弈的心理事实研究,并将参与主体的作用和系统整体的语境思维纳入到语义分析的过程中。这使它与传统语义学形成了鲜明对比,为当代科学语义学的建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和手段。
[Abstract]:Modern game theory semantics shows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eoretical crossover characteristics in the overall advancement of semantics.It takes the game activity as the foundation and premise of the semantics theory research, establishes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game thinking and the logic analysis, and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roposition truth value through the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choice activity.It has a unique cognitive model and conversational structure rules that endow the interpret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language with a relative perspective.It introduces the psychological facts of semantic game in the formal normative aspect of semantic analysis, and brings the role of the participants and the contextual thinking of the whole system into the process of semantic analysis.This makes it stand in sharp contrast with traditional semantics and provides a method and mea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scientific semantics.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分类号】:H0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斌;刘发茂;;夏佩尔的“信息域”理论及科学发现的推理模式评价[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2 王习胜;自然语言中选言肢相容与否的判定问题[J];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程仲棠;;无“是”即无三段论:语言主义的逻辑迷误——答王左立先生[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吴坚;;真值函项理论与怪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5 王军风;;事实真理和逻辑真理[J];江汉论坛;1995年10期

6 郭贵春,安军;隐喻的语境分析[J];江海学刊;2002年05期

7 刘梁剑;库恩范式的诠释学意蕴和默会维度[J];江海学刊;2004年03期

8 周丽昀;现代科学的表述危机与合理性重建[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9 郭贵春;“语境”研究的意义[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04期

10 郭贵春;赵晓聃;;评克里普克论规则遵循[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晓聃;;规则遵循中的意义归因[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博;科学修辞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2 周丽昀;科学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比较研究——兼议从表象科学观到实践科学观[D];复旦大学;2004年

3 王姝彦;当代心灵哲学视阈中的意向性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4 刘冠军;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5 姚雅欣;梁启超科学文化知行论稿[D];山西大学;2005年

6 贺天平;量子力学模态解释及其方法论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7 高天光;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化发展的制度激励[D];山西大学;2006年

8 陈永奇;欠发达地区技术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9 张镇环;实在与科学理论的真理性[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魏鹤;西方哲学和社会理论中的自然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青松;“大/小+名”结构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安军;隐喻的语境分析与科学解释[D];山西大学;2003年

3 郝云鹏;量子纠缠中的哲学问题[D];山西大学;2004年

4 邹顺宏;后现代科学观——费耶阿本德与拉图尔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燕丽;科学修辞学方法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琚凤魁;塔斯基关于类演算语言的真句子定义[D];四川大学;2005年

7 李爱仙;特异水稻的细胞胚胎学研究及其杂交后代的遗传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8 田甜;胡塞尔科学哲学思想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何华;论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普遍性[D];山西大学;2006年

10 凤蝶;虚拟现实的哲学探讨[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桃;梁含雪;;民国时期民营报人和报纸——以1931年后国民政府与史量才的博弈为例[J];新闻世界;2011年07期

2 初彤;;以博弈论视角探析中西文化碰撞及文化全球化趋势[J];文化学刊;2011年04期

3 杨娟;;《西游记》自称词研究[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杨小平;;认知语用语境理论对科技翻译的解读[J];机械管理开发;2011年04期

5 向明友;夏登山;;博弈语用学述评[J];山东外语教学;2011年04期

6 相宜君;;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谈化妆品译名[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7 章燕萍;;依托解题技巧,提升语用效能——初中英语完形填空解题策略初探[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1年17期

8 鲍碧雁;;联想让词汇教学插上翅膀[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9 胡奇良;;立足生活,语文应用为本——2011年高考语用题的命题特点分析[J];语文建设;2011年Z1期

10 毛绪涛;朱楚宏;;成语“登堂入室”义变论析[J];语文学刊;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满青珊;张金隆;毛弘毅;;基于博弈论的移动服务双渠道结构模型[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钟卫;徐友云;蔡跃明;;多用户MIMO系统中的一种基于博弈论的资源优化[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健;吴楠;林大谦;;股票市场可持续发展中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博弈论的应用研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二)[C];2011年

4 万家思;;博弈论在煤矿精细化管理中的运用[A];全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优秀论文集[C];2008年

5 耿昕;石金涛;;博弈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综述[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姚杰;李好好;;对外直接投资与竞争优势:一种博弈论解释[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蔡博峰;;中国北方土地沙漠化的制度分析及案例研究[A];“全国第五届青年植物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植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张捍东;严钟;;企业动态联盟利益分配问题的研究进展[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张捍东;严钟;王健;;对企业动态联盟利益分配问题的思考[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吴国干;;行政指导运行机制的博弈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吉;谁懂博弈论?[N];国际金融报;2004年

2 刘溟;博弈论也绿了[N];经济日报;2005年

3 记者 张冬素 通讯员 上官海青;诺奖得主传授博弈论“真经”[N];浙江日报;2005年

4 梁捷;博弈论,是我们理解生活的工具[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5 柯华庆;博弈兴邦如何可能[N];学习时报;2010年

6 漆海霞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关系学界应用博弈论的常见误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中广信息 吴为民;用博弈论看市场[N];国际金融报;2001年

8 姚洋;博弈论的入门之作[N];经济观察报;2003年

9 潘建成;诚信的博弈论[N];中国信息报;2004年

10 朱玉童;营销领域 的博弈论[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庆民;基于博弈论的中国转轨时期银企关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2 李勇;不同市场有效性条件下的中国投资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秀丽;生态产业链运作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刘立安;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外资银行的影响及经营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温明振;有机农业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韩绪望;中国电力产业规制与竞争[D];吉林大学;2009年

7 张庶萍;竞争环境下的广告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曾勇;电子商务信用风险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9 杨效勇;国企资本运作的理论与实践[D];天津大学;2004年

10 曹维;不同时段的中国汇率制度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强;夸张和低调的英汉对比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陈永权;基于神经网络与博弈论相结合的发电公司竞价策略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北京)大学;2002年

3 陈彬彬;关联理论与语用翻译[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立欣;基于博弈论的CDMA系统功率控制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5 孙力勇;博弈论在发电侧电力市场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曹磊;基于博弈论的证券市场监管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刘晓丹;我国国际私法立法博弈论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8 郭智元;地方政府竞争与我国土地要素市场的发展[D];暨南大学;2007年

9 申斌;我国商业银行反洗钱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张晓霞;英语同词反义词理解的优选关联阐释[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140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7140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8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