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语言哲学视阈下的濒危语言保护
本文选题:濒危语言 切入点:西方语言哲学 出处:《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04期
【摘要】:语言的濒危与消亡是当今世界突出的一种文化现象,针对语言濒危的严峻形式,西方语言哲学思想中的"意义观"、"语言观"和"人文观"对濒危语言的保护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Abstract]:The endangerment and extinction of language is a prominent cultural phenomenon in the world today. In view of the severe form of language endangerment, the ideas of "meaning", "language" and "humanity" in wester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protection of endangered languages.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吉首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09YJC740036 湖南省湘西民族语言研究基地成果之一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JD60)成果之一
【分类号】:H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纪树立;了却一桩心事[J];读书;1997年01期
2 钱冠连;不当交际工具使用的语言——西方语言哲学研究(之二)[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02期
3 于根元;语言的人文性——“语言哲学对话”选载之一[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堂;;从“释比”的音译谈羌族释比经典中“神名”的英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袁文彬;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徐朝友;;斯坦纳译学的海德格尔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沙宗元;;论汉字发展和规范的动态平衡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孙显元;;中共两大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命名的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惠嘉;户晓辉;;论“兴”义的演变及其思维特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钱雯;中西小说时空观比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杨璨;;“火星文”的非语言特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徐福坤;;从汉字的应用看汉字的性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刘子木;;敞开“百宝箱”中的真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俭;;自我生存之“无”的突破——解读《野草》中的存在之思[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娟;;“语言形式”内涵辨析——附论高名凯先生的语言形式思想[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3 王铭玉;;谈语言符号学理论系统的构建[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4 王兆春;;索绪尔符号学说与《墨经》“名实”论之比较[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盛作国;;走向科学与人文统一的逻辑学[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帅;;比较孔子的“忧”与海德格尔的“忧”及在教育上的现实意义[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杨莉;;索绪尔的语言观及任意性原则对外语学习的启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8 何小菲;;“杂交性”策略在跨文化符码中的运用及受众的解读——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案例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9 魏向清;;外向型汉英词典编纂的文化传播及其原则初探[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10 周频;;在学习词典中采用语义网络凸显语词意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蕾;中国高水平EFL学习者语言研究:程式语和语言创造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艺彬;俄语三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丁一吟;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大众传播学解读[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刘李明;论英语习语中的语言世界图景[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立立;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超女粉丝团名称和成员身份认同的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戴剑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导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王伟娜;英汉谚语里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无通;;我在牛津做游戏[J];读书;1993年04期
2 江怡;两套话语 一种传统[J];读书;2000年06期
3 罗厚立;业余“学术警察”心态与学术表述[J];读书;2000年07期
4 叶秀山;世间为何会“有”“无”[J];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赛;;当语言死亡时,我们失去了什么?[J];晚报文萃;2009年22期
2 孙宏开!100081;关于濒危语言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01期
3 秦昭;;两千五百种语言面临灭绝[J];科学大观园;2009年08期
4 金林;;值得关注的濒危语言[J];知识就是力量;2011年07期
5 邓佑玲;SOS濒危语言的呼叫[J];科学中国人;2001年12期
6 大禹;“广西濒危语言个案研究”获 2 0 0 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每两周消失一种语言[J];地图;2007年06期
8 ;濒危语言研究的新突破[J];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9 徐世璇;;论濒危语言的文献记录[J];当代语言学;2007年01期
10 瞿继勇;;论“和同”思想对濒危语言保护的启示[J];民族论坛;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家新;;重建语言之宫——王希杰语言观新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2 吴鸿炜;;新的语言观和修辞观的展示——评王希杰新著《修辞学通论》[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3 吴鸿炜;;新的语言观和修辞观的展示——评王希杰新著《修辞学通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4 侯友兰;;一部全新的修辞学著作——简评王希杰《修辞学新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5 张先亮;;语言性质的再认识——王希杰先生的语言观[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6 张秋娥;;一部别具特色的修辞学教材——评王希杰《修辞学导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7 刘艳梅;;《语言观与方法论》课程笔记摘要[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冯智强;;语言哲学视阈下的翻译观溯源——从语言观问题谈起[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肖岚;;王希杰老师授课笔记摘录[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锦琴;;洪堡特—辩证的语言观及其翻译观[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美国试图挽救世界濒危语言[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2 本报记者 袁国女 李春艳;我国少数民濒危语言亟须重视[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郑博超;抢救濒危语言,刻不容缓[N];检察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陈璐;关注正在消逝的濒危语言[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黄京一;濒危语言亟待拯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6 本报记者 汪嘉波;谁来拯救濒危语言?[N];光明日报;2011年
7 含唐;当濒危语言的最后两位“传人”不再交谈[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金林;濒危语言的现状与抢救[N];南方周末;2011年
9 哈斯巴特尔 黑龙江大学满语研究所;保护没有文字的濒危语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记者 马玉龙;采取措施抢救濒危语言[N];云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艳茹;语言的结构之思[D];吉林大学;2005年
3 林玫;意义、词典与词典释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赵美娟;乔姆斯基的语言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蒋哲杰;魏晋六朝与晚期罗马的文化语言活动[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敏;鲁迅的语言思想及其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治国;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语言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马景秀;新闻话语意义生成的系统功能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孙渝红;语言教育与国家战略[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丽萍;伽达默尔语言观的多维度探索[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张广兰;论伽达默尔主体间性语言观[D];华侨大学;2011年
3 张文斐;动态意义观下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艳霞;濒危语言[D];黑龙江大学;2005年
5 郑晶华;“言语”与“文字”[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郭孟秀;黑龙江满语濒危过程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4年
7 黄志e,
本文编号:1714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714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