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整合的主体间性模式及其对幽默的诠释——以视觉—言语幽默为例
本文选题:概念整合 切入点:情感与评判 出处:《外语教学》2012年05期
【摘要】:不同概念主体对同一客观事件过程或文本的不同视角构成了情感认知输入差异,形成了概念整合中主体间框架乖讹,导致交际立场三角的失衡。而"平衡趋势"张力要求主体在社会认知中寻找认知机制并进行评判,建构主体间新显框架,输出到层创空间,消解框架间乖讹,从而恢复单元平衡。把主体立场三角与平衡纳入到概念整合架构,可以构建概念整合的主体间性模式。模式把概念整合理论拓展到功能认知和交际视角,同时与幽默的框架转移、反转模式相融合,对幽默、特别是视觉—言语幽默提供了较为开阔的解释视角。
[Abstract]: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different conceptual subjects on the process of the same objective event or text constitute the difference of affective cognitive input, which results in the inaccuracy of the frame among the subjects in the conceptual integration, which leads to the imbalance of the communication position triangle.The tension of "equilibrium trend" requires the subject to look for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in the social cognition and judge it, construct the new explicit frame between the subjects, export it to the layer to create the space, resolve the error between the frames, and restore the balance of the unit.The inter-subjectivity model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can be constructed by bringing the triangle and balance of principal position into the conceptual integration framework.The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is extended to functional cognition and communicative perspective, which is combined with the frame transfer of humor and the reversal of patterns. It provides a broad perspective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humor, especially visual and verbal humor.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模态话语的认知分析与建构”的资助,项目编号:09SJD740013
【分类号】:H0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2 王红孝;隐喻的空间映射与概念整合[J];外语教学;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通锵;思维方式与语法研究的方法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王晓丹;从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透视语言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魏俊轩;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蔡晓斌;;非范畴化过程中词义的主观化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张静;指示语映射现象探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汪虹;;语用移情、跨文化交际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郑剑平;试论西昌方言的“X打X(/Y)+(L)”格式[J];西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郑晓雷;与“异态”有关的汉语副词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9 涂秀青;;也谈中国英语的标准问题[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张仰奋;语用移情与教师语言[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涂秀青;;也谈中国英语的标准问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叶文曦;;语义对立和语义同一[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徐静;;换言连接成分类型及其语篇特点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鲁素霞;;现代汉语中的“要不_1”和“要不_2”[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易美珍;;“我想”的语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宛新政;;“ V就V在P”格式的语义结构和语用功能[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7 古川裕;;关于“要”类词的认知解释 ——论“要”字由动词到连词的语法化途径[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8 古川裕;;现代汉语的“中动语态句式(middle construction)”——语态变换的句法实现和词法实现[A];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汉语被动表述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王根;赵军;;中文褒贬义词语倾向性的分析[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孙雁雁;;以关联为主的答句衔接语模式及特点[A];中国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加勇;隆回湘语动词句式及其配价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唐贤清;朱子语类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前瑞;汉语体貌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文贞惠;现代汉语否定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王葆华;动词的语义及论元配置[D];复旦大学;2003年
6 梁晓波;致使词汇与结构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杨艳;现代汉语“是”字结构与语用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劲荣;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周统权;汉语动词配价理论及其神经心理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屈哨兵;现代汉语被动标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江;篇章关联副词“其实”的多角度分析[D];延边大学;2003年
2 符红云;中国英语及其层级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涂秀青;中国英语研究综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仲洁;应酬语的辩识及其对教学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朱明媚;“并/可+否定”的主观性差异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6 吕禾;现代汉语词语褒贬义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范春煜;论言语行为中言语主体对言语形式的制约[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周晓亮;系统功能语法维度下俄语语篇的功能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功平;副词“倒”与“却”的对比语义、语气及相关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10 李爱清;语用移情与英语教学[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2 唐斌;Zeugma与拈连的对比研究及运用-HT〗[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3 曾立英;“我看”与“你看”的主观化[J];汉语学习;2005年02期
4 王寅,李弘;中西隐喻对比及隐喻工作机制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梁艳春;合成空间理论对委婉语的阐释力[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张辉,祝良;认知语言学概述[J];外语研究;1999年02期
7 李洪儒;;系词——人在语句中的存在家园——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二[J];外语学刊;2006年02期
8 姚俊;广告双关语的认知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莫国辉,何斌;Zeugma及其修辞效果浅析[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0 金惠敏;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对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一个后现代性考察[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艳萍;;概念整合理论视域下的英汉情感隐喻分析[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6期
2 项凝霜;;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翻译过程探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宁传凤;;概念整合理论下广告双关语的通感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4 陈晓s,
本文编号:1725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725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