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分析中的概述回指
本文选题:概述回指 切入点:信息结构 出处:《当代语言学》2012年03期
【摘要】:本文对法国篇章分析中"概述回指"理论的主要观点作了整体介绍和梳理,阐明了这一概念的篇章特性以及在篇章中使用的条件和范围,并着重分析了它改变篇章推进指向、加重认知成本的特性及其语言的表征策略。这一研究丰富了传统篇章分析理论,对深入回指研究有实际意义。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combs the main points of the "summary anaphora" theory in French text analysis, clarifies the tex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cept, the conditions and scope of its use in the text, and emphatically analyzes its change in the direction of textual advancement.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gravation of cognitive cost and the strategies of language representation.This study enriches the traditional text analysis theory and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anaphora.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分类号】:H05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韵鸣;;论广州话语篇中的“量+名”结构[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邵敬敏,罗晓英;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研究[J];汉语学习;2004年05期
3 彭爽;旁指代词的范围意义考察[J];汉语学习;2005年03期
4 聂仁发;汉语语篇研究的几个问题[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5期
5 李佐文;张天伟;;话语语言学是语言学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话语语言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话语语言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外语研究;2006年03期
6 王寅;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J];外语学刊;2005年04期
7 安利;;语篇的信息类型[J];外语学刊;2006年01期
8 彭爽,金晓艳;旁指代词的照应情况考察[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徐赳赳;van Dijk的话语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5期
10 丁加勇;现代汉语数名结构的篇章功能[J];语言研究;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德亮;;汉语长距离回指的消解策略[A];中国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齐冲;;汉语复合句第二小句中零形主语的同指制约[A];中国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王艳频;;串词在“说新闻”语篇中的衔接特点[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伟;现代汉语代词隐现的动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2 胡显耀;当代汉语翻译小说规范的语料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阿依克孜·卡德尔;现代汉语与现代维吾尔语名词对比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4 娄宝翠;[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费玲;冰心短篇小说的主位推进模式[D];重庆大学;2004年
2 王瑶;从指称类型考察中高级阶段越南留学生的语篇连贯性问题[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建霞;韩国留学生叙事语篇中名词性词语省略的偏误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4 张时阳;语篇中“的”字短语隐性中心语的提示方式和补出规律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许保芳;英汉叙述语篇人称指称对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柳青;中国散文中零回指信息的激活模式分析[D];重庆大学;2005年
7 李克;英语语篇回指的认知转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8 单欣;论指示语的“主观性”[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9 李宝玲;俄汉翻译中代词链式联系的转换问题[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6年
10 任飞飞;Er/sie/es与der/die/das的回指功能及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L.Alba-Juez;高杰;陈旭红;徐赳赳;;《话语分析面面观》评介[J];当代语言学;2011年03期
2 傅满义;;现代汉语定中语序的理据分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侯建波;孙静怡;;认知功能语法的是与非——评Tomlin的认知功能语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4 沈园;;焦点的音系、语义与语用——焦点研究的新视野[J];当代语言学;2011年03期
5 王倩;;浅析戏剧语言中主位结构应用的演变[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6 赵卫;;语篇语用学研究的新进展——《英汉语篇语用学研究》述评[J];山东外语教学;2011年03期
7 吕文萍;;小品幽默的语域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周惠;;主语和主位重合现象的认知分析[J];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9 梁国杰;;话语连贯理论在跨文化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刍议[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7期
10 刘晓晓;;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元功能理论对《我和你》的语篇分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高敏毅;;从信息结构看同声传译中的省略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吴彩霞;;语篇信息结构的认知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黄晓佳;;论连续传译信息结构的逻辑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罗盖民;;积极型外汉语文词典释义的补充信息:理据和应用[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聂焱;;比喻的结构模式及与其相关的几个问题[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韫佳;初敏;贺琳;;汉语语义重音分布的初步研究[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7 魏在江;;英汉语篇隐喻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于海涛;徐万林;;语句的表层信息与深层信息[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叶军;;节奏说略[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郭婷婷;现代汉语疑问句的信息结构与功能类型[D];武汉大学;2005年
2 钟小勇;重动句信息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赵军峰;法律语篇信息结构及语言实现研究—汉英语篇对比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4 杨彬;话题链语篇构建机制的多角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张全生;现代汉语焦点结构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马伟林;隐性评价与显性评价:语篇功能的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徐健;衔接、语篇组织和连贯[D];复旦大学;2004年
8 王璐;中文小说和散文中/英语码转换的前景化特征[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广华;汉语中分裂句和假型分裂句的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D];重庆大学;2005年
2 王世杰;从信息结构的视角看翻译[D];兰州大学;2007年
3 刘惟;关于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的不对等与翻译等值关系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于芳芳;现代汉语中动句及其习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董祥干;专利权利要求书的语篇连贯分析—韩礼德模式[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魏艳;论与格转换的限制条件[D];中南大学;2006年
7 钟小勇;重动句信息结构研究[D];南京大学;2005年
8 刘绽;包装名词信息结构的认知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丁玲;存现句的主题结构和信息结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石修堂;尚重侗族琵琶歌(歌词)语篇功能分析[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25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725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