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语言认知视野下的专有名词及其内涵、所指——评《专名的涵义与指称——社会建构论视野中的语言认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9 18:21

  本文选题:语言认知 切入点:社会建构论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08期


【摘要】:正作为外语文化教学论丛系列书籍之一,骆传伟的《专名的涵义与指称——社会建构论视野中的语言认知研究》一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灵活运用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皮尔士的研究方法通过构建图像、索引、象征之间的逻辑联系,突出专名的涵义与所指之间极为特殊的内在联系。由于皮尔士的理论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逻辑性特征,使得借鉴这一理论来进行深度研究的学者在国内学术界并不是很多,此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当下学术研究的空白。关键在于作者所设计的研究方案不仅解决了虚构专名、指称的转移等问题,而且厘清了从语言认知的角度分析专名的意义。
[Abstract]:As one of the series of books on foreign language culture teaching, Locke Chuanwei's the study of linguistic Cogni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onstructivism was publish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The book makes flexible use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American philosopher and logician Peel through constructing the logical connection between image index and symbol to highlight the very special intern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eaning of the proper name and the reference.Due to the highly philosophical and 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eirce's theory, there are not many scholars in the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s who use the theory for reference. To some extent,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book fills up the blank of current academic research.The key lies in the research scheme designed by the author, which not only solves the problems of fictional proper names and the transfer of references, but also clarifies the meaning of proper na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 cognition.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0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琪龙;语言认知和隐喻[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齐振海;王义娜;;中西语言认知思想探源[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11期

3 薛清;;语言认知发展与网络教学[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李晓红;;语言哲学维度下的语言认知[J];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5 邵春发;;网络语言的是与非[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年07期

6 施珊珊;;语言认知性别差异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7 张骊凡;;简述人类语言的获得与语言条件下的文化注入[J];新西部(理论版);2013年Z1期

8 王利梅;;运用语言认知手段 塑造成功品牌[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年12期

9 杨黎霞;语言认知和听力理解[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战菊;语言[J];外国文学;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方环海;郑元林;;语言机制与脑区功能的动态结构分布关系述论[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周晓林;;语言认知与脑科学[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柴方圆;;从符号系统理论观点看语言认知机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光明网记者 辛忠;不该用不文明的语言讨论文明话题[N];光明日报;2012年

2 舒华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从语言障碍 探索语言认知及其神经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王静 王明辉 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从彻底诠释看语言的限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本版编辑 周昌乐 张小军 杨小璐;认知科学的多学科探索[N];光明日报;2006年

5 魏然 本报记者 赵琳;近一成学龄前儿童患语言障碍症[N];哈尔滨日报;2010年

6 梁人;中美一流大学的差距究竟何在[N];文汇报;2012年

7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教授 王馥芳;索绪尔:参与构建我们概念系统的人[N];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兰霞;语言文化同构视角下的涵义空间[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2 O-知音;俄语人称范畴的文化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3 骆传伟;专名的涵义与指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寇福明;汉英谚语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娟;试论语言对文化的反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宇;与“手”有关的语言定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3 蔡韦龄;CFS效应下中英双语者语言与自尊的相关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唐飒飒;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的俄语观念词“любовь”[D];吉林大学;2009年

5 冯宇;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先例现象[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6 洪丽莹;输出及自发注意语言形式对二语习得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璐;婴儿早期语言理解与表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敏书;俄罗斯民族“дopora”观念的语言文化学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9 李光元;汉英动物隐喻的语用对比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27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727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b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