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传统儿歌语言学研究
本文选题:成武传统儿歌 切入点:方言 出处:《吉林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我国的儿歌历史悠久,浩如烟海,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都呈现在我们面前,诉说着古老而又新鲜的世态人情。语言是文化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儿歌就是一幅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地展示历史与当代社会的语言画卷。从人文学科角度来说,影响儿歌语言的主要有地域文化、社会心理和语言交际、民族历史传统和传承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论文以成武传统儿歌的分类和成武传统儿歌的语言教育价值为重点,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山东成武地区民间传统儿歌的语言现状及其对儿童产生的影响。 具体地说,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对成武传统儿歌的研究背景、研究价值和儿歌的研究现状做一个综述。 其次,是根据成武传统儿歌的内容和语言进行分类并作进一步详细地分析,在儿歌文本语言内容的基础上对成武传统儿歌进行“研读”。 最后,成武地区的地域文化对于方言儿歌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从儿歌语言有助于儿童的智能开发、萌发儿童最初的对美的兴趣和对儿童的德育教育等方面分析儿歌对儿童哪些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
[Abstract]:China's children's songs have a long history and are full of thousands of years of history in front of us, telling us the ancient and fresh human feelings in the world.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expression of culture, children's song is a comprehensive, multi-angle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of 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society language picture.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humanitie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children's song language are regional culture, social psychology and language communica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ational historical tradition and inheritance.Focusing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engwu traditional children's songs and the value of language education of Chengwu traditional children's song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olk traditional children's song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children in Chengwu area of Shandong Province.Specifically, the research of this thesis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aspects:First of all,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value and research status of Chengwu traditional children's songs are summarized.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and language of Chengwu's traditional children's songs, the author makes further detailed analysis, and studies the traditional children's songs of Chengwu on the basis of the language content of the children's songs.Finally, the regional culture of Chengwu area has some restriction on the phonetic,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aspects of children's songs in dialect.The initial interest of children in beauty and moral education of children are analyzed in which aspects of children's songs have great influence.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7.7;H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海知;;走进中国传统儿歌的魅力世界[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8年Z2期
2 ;儿歌八首[J];山东教育;2008年33期
3 影子;;孩子为啥没有优秀儿歌可唱[J];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09年06期
4 曾志平;传统儿歌魅力探源[J];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曾志平;童年生命的诗意谐奏——传统儿歌魅力探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黄永才;;广州传统儿歌曲调与方言音调[J];岭南文史;2008年01期
7 陆宇;;一首儿歌,两点感想[J];民间文化论坛;1997年03期
8 ;“风行景逸杯”洛阳传统、现代与新编儿歌征稿启事[J];牡丹;2011年06期
9 张丽娟;成亚君;;传统儿歌对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儿歌集》的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2期
10 阿童;新儿歌试听会好热闹[J];词刊;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图雅;;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蒙古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幼儿教育相结合实践研究》实施方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2 张斌;;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后殖民视野中的方言电视剧[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王建莉;;内蒙古凉城方言中的古语词选释[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肖放亮;;南昌县(塘南)方言的人称代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建民;;工具和替代是不断发展中的矛盾共同体[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6 蔡武璋;;闽南文化与台湾闽南谚语[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7 刘英锋;黄利兴;;温沟通论营分[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英锋;黄利兴;;寒温沟通论营分[A];仲景医学求真(续三)[C];2009年
9 刘敏;王庆国;李宇航;闫军堂;;《伤寒论》“大黄如博x佔哟蟆笨急鎇A];仲景医学求真(续三)[C];2009年
10 李宏儒;;浦东公务员和教师普通话能力、行为和态度及相关性研究[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德明;给孩子有“营养”的儿歌[N];天津教育报;2008年
2 达灿;张继楼的儿歌[N];文艺报;2006年
3 张锋;儿歌还需童趣与诗意[N];文艺报;2008年
4 张锋邋武文渊;新儿歌,让童声更响亮[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梁晶;专家研讨儿歌创作[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陈旭;今天的儿童该唱什么歌?[N];中山日报;2007年
7 杨云峰;传统儿歌的当代阐释[N];中国文化报;2003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吕会生 李保平 王慧;中小学儿歌顺口溜,向左走还是向右走?[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9 付志杰;方掬芬:“漫长童年”洒芬芳[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10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中国语言文字网 中国教育报文化社会部;在我国方言还需要“保卫”吗?[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昌衍;客家方言特征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2 曹廷玉;赣方言特征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3 谢建猷;广西平话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丘学强;粤、琼军话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5 甘于恩;广东四邑方言语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6 谢留文;客家方言的语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8 林从华;闽台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渊源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9 丁石庆;双语族群语言文化的调适与重构[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10 邵朝阳;澳门博彩语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蕾;成武传统儿歌语言学研究[D];吉林师范大学;2013年
2 曾爱娥;童言童语 童心童趣[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萧九根;八都方言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4 于华;扬州方言的声调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5 田义贵;川渝方言影视剧发展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周建国;唐洋方言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7 季春红;如东方言的描写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朱春丽;[D];郑州大学;2002年
9 陈昌霞;射阳方言语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孝娴;固始方言问句系统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28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728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