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方言谚语语义研究
本文选题:山西方言 + 谚语 ; 参考:《语文建设》2014年03期
【摘要】:由于从语义上来看有着贬义性与描绘性的特征存在于山西方言谚语当中,通过研究形成谚语的整个过程,扩展谚语的语义受到人类转喻与隐喻思维的重要影响。笔者在此背景下,通过对山西方言谚语语义进行研究,相信本文对本土语言的开发起着抛砖引玉的效果。
[Abstract]:Since the features of derogatory and descriptive semantics exist in Shanxi dialect proverbs, the semantic extension of proverbs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human metonymy and metaphorical thinking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forming proverbs.In this context, by studying the semantics of Shanxi dialect proverb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is paper has a good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ve languages.
【作者单位】: 山西长治学院;
【分类号】:H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朱风云;谚语的语用修辞分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吴竟红;;略论谚语中的传统文化内涵[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3 崔元;;浅析惯用语、谚语和歇后语的结构及修辞特点[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08期
4 武玉洁;李芸;;汉维谚语修辞特色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杜红梅;;安徽蒙城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2 杜红梅;;安徽蒙城方言谚语与儒家文化[J];陇东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3 刘]Z;;文学作品中谚语的言语交际作用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白承德;中韩谚语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方晓;留学生习得汉语惯用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巩超;汉语谚语中修辞手段运用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4 关磊;山西方言谚语修辞特色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何自然,莫爱屏;话语标记语与语用照应[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莫爱屏;语用学、社会语言学中的语境[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3 何自然;语用学对修辞研究的启示[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4 王德春,杨素英,黄月圆;汉英谚语修辞[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寇福明;;论谚语的语义特征[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杨静;;山西方言中的大牲畜文化语词[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谚语与钓鱼[J];北京水产;1999年04期
4 杨永林;性别歧视在谚语中的表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02期
5 李耀宗;中国谚学若干问题谭要[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杨芳;谈汉语谚语中的天人关系[J];理论学刊;2002年01期
7 朱立才;阿拉伯语成语、谚语的翻译──兼论翻译中的文化问题[J];语言与翻译;2000年01期
8 张航;谚语的修辞特点[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耿静静;;从谚语透视中国女性文化[J];文教资料;2007年09期
10 高瑜;;有关动物谚语的中日比较——从“狗”的谚语看中日文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莉;;浅析谚语中的中日文化差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王勇卫;;谚语——一种民俗文化的审美形态(摘要)[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杨世章;;苗族谚语试论[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4 宣景文;;试论汉文化心理与谚语的语言模式[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5 韩杰;;谚语中的数词对举现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吴定川;;浅谈布依族谚语[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7 李殿玉;;感知词的认知语义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罗宝珍;;福建民间药物谚语的医药文化内涵[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温珍琴;;从客家饮食谚语看客家文化的多元性[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蔡武璋;;闽南文化与台湾闽南谚语[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符策超;海南谚语: 串串闪光的南国珍珠[N];海南日报;2004年
2 兰卡才让;浅析藏族谚语翻译中的几个问题[N];黄南报;2007年
3 记者 谭旭;山西方言多[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4 乔全生;山西方言与窑洞文化[N];太原日报;2009年
5 本报特约记者 罗春雷;布依族谚语[N];黔西南日报;2011年
6 [北京] 王伟;布依谚语二十条[N];贵州民族报;2007年
7 刘德谦;休闲探索(一):汉语中的“休闲”语义辨析[N];中国旅游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宋明;熊国秀把傈僳文字引入川[N];凉山日报(汉);2007年
9 ;句法语文学科召开工作研讨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本报驻内蒙古记者 阿勒得尔图;大文化视野下的中国蒙古学研究[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建华;山西方言“子”缀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2 张楠;古文献中所见山西方言历史词汇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3 孙玉卿;山西方言亲属称谓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额尔敦朝鲁;面向信息处理的蒙古语动词语义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5 孙小花;山西方言语音历史层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朱晓军;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吴玉凤(Nareerat Watthanawelu);明清华南竹枝词民俗文化词语与熟语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俞咏梅;现代语言哲学视域中的汉语语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沈玮;论汉语俗语的文学图像[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朱茜;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能”的多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美英;对外汉语高级阶段谚语及教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玉兰;英汉爱情和时间谚语中隐喻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3 何娇;与动物相关的谚语及其文化内涵的中日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洛桑曲珍;试论藏语影视译制片的翻译特点及方法[D];西藏大学;2010年
5 雷佳;汉意谚语、成语的翻译及文化比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凯利曼·木沙尤甫;维吾尔谚语语义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7 耿静静;谚语中的中国古代女性文化透视[D];河北大学;2005年
8 王骥;翻译策略的选择及其在谚语翻译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4年
9 郑同刚;中华武术谚语探究[D];延边大学;2004年
10 白如银;昌吉汉语方言谚语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67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767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