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语言哲学框架下隐喻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4 20:11

  本文选题:语言哲学 + 修辞隐喻 ; 参考:《学术交流》2012年11期


【摘要】:修辞隐喻是一种人类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认知隐喻是人们凭着熟悉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不熟悉或陌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语法隐喻是用某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分析了隐喻的哲学基础、工作机制、功能以及相互关系等。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当中,而且也存在于思维和行为当中。隐喻发展研究就是一个由修辞隐喻到认知隐喻,再由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到语法隐喻的过程。语言哲学的发展过程即隐喻发展的过程。从语言哲学框架下研究隐喻发展有助于人类知识和了解事物的顺序、加深对其的认识和理解。
[Abstract]:Rhetorical metaphor is a rhetorical phenomenon of human modified discourse. Cognitive metaphor is a cognitive activity in which people explain or understand unfamiliar or unfamiliar experiences with familiar experience. Grammatical metaphor is to replace one grammatical category or grammatical structure with one grammatical category or grammatical structure.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working mechanism, function and relationship of metaphor are analyzed. Metaphor exists not only in language, but also in thought and behavior. The study of metaphorical development is a process from rhetorical metaphor to cognitive metaphor, and then from rhetorical metaphor, cognitive metaphor to grammatical metaphor. The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 philosophy is the process of metaphorical development. The study of metaphoric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framework of linguistic philosophy is helpful to human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order of things, and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metaphor.
【作者单位】: 哈尔滨商业大学外语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日语系;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2522079)阶段成果
【分类号】:H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陆秀英;;认知语用角度下隐喻的哲学阐释[J];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2 杨希英;;试论修辞隐喻与认知隐喻的本质区别[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7期

3 江怡;;当代语言哲学研究:从语形到语义再到语用[J];外语学刊;2007年03期

4 胡壮麟;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04期

5 马明;;语言哲学视野中的隐喻直陈性及相似性[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廖正刚;张春阳;;认知隐喻的语言哲学基础[J];学术交流;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正翠;李晓红;;浅析隐喻的显式和隐式[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杜洪波;胡晓;;以身体部位隐喻为例论隐喻的翻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胡河宁;;组织意象图式中的组织传播隐喻[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4 曾文雄;;中西语言哲学“语用学转向”新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詹全旺;;新闻言语行为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蒋道华;英汉隐喻语用操作对比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7 任风雷;;隐喻意识,隐喻能力和二语习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8 宁建花;;基于语料库的英汉颜色词“红”的隐喻对比[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葛红,李加强;隐喻理论综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吴伟萍;;篇章中的状语主位化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云;崔娟娟;;认知隐喻及其判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刘红婴;;论法定程序的“以言行事”[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3 刘先宽;孙若红;;网络交流语的隐喻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徐超;毕玉德;;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韩国语隐喻知识库构建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5 ;An Overview of Metaphor Research[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6 张燕;;弗雷格意义理论浅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7 刘宇;;浅析用英语颜色词表达的情感现象中的语法隐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8 袁娟;;隐喻认知推理机制的受制变量研究[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楼巍;许为民;;技性科学观:科学的当代性和复杂性[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10 周频;;在学习词典中采用语义网络凸显语词意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喜荣;英汉叙述语篇参与者标识手段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马腾;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际语语用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原雪;二语/外语语境下的批判性阅读理论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瑾;现代汉语认知称谓词的隐喻及转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孙霞;文化视角下《围城》中隐喻的翻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德美;球赛新闻报道中战争隐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瑞芹;英汉多义词“手”的认知研究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启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贺;汉语歌词中隐喻应用的认知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朱莹;旅游宣传手册翻译中的隐喻、转喻及其表达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高皓s,

本文编号:17980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7980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d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