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国外话语标记研究及其对汉语研究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4-26 01:31

  本文选题:话语标记 + 共时与历时 ; 参考:《学术界》2012年04期


【摘要】:话语标记作为言语系统中一类重要的语言表达式,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引起国外学者的重视。国外话语标记研究主要分为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两个维度,其研究方法和成果对汉语话语标记研究具有重要启示。当前,汉语话语标记研究,需进一步纯化语料来源,强化功能研究,并置于语言类型学的大视野之下加以探讨。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linguistic expression in the speech system, discourse markers did not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foreign scholars until the 1970s. The study of foreign discourse markers is divided into two dimensions: synchronic study and diachronic study, and its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ult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discourse markers. At present, the study of Chinese discourse markers needs to further purify the source of the corpus, strengthen the functional study, and put it under the broad perspective of typology.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文学院;
【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项目号:2012SQRW014) 安徽大学省高校博士后岗位资助项目(项目号:33200012)、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项目号:33190069)资助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H0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增霞;自然口语中的话语标记“完了”[J];语文研究;2004年04期

2 吴福祥;;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当前课题[J];语言科学;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B.Heine ,T.Kuteva ,龙海平,刘云;《世界语法化词典》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5年03期

2 方环海;刘继磊;赵鸣;;“X了”的虚化问题——以“完了”的个案研究为例[J];汉语学习;2007年03期

3 张发祥;;英汉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对比[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董秀芳;;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1期

5 金立鑫;;语言类型学——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张占山;李如龙;;虚化的终极:合音——以烟台方言若干虚成分合音为例[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方环海;刘继磊;;“完了”的虚化与性质[J];语言科学;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华;现代汉语小句宾语句整合特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2 翟燕;明清山东方言助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雷冬平;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演变研究及认知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4 李秀明;汉语元话语标记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张俊阁;明清山东方言代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魏红;明清山东方言特殊语法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龙海平;已然义“是……的”类句式的多角度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闵星雅;助动词“能”和“会”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任飞;非疑问用法的“什么”及其相关格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朴珍玉;“然后”一词的多角度分析[D];延边大学;2006年

3 蒋艳;宁波话中的虚词“勒”及其语法化过程[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蒋晓玲;“给”字句在篇章中的使用考察[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5 邵妍;《醒世姻缘传》转折连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吴凯风;“然”系词语的词汇化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郭玲丽;结果补语可能式“V得/不C”及其不对称现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何可;“暴”类程度副词的语法化机制及组合功能[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9 孙福婷;动介的非完全语法化状态[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曹杰旺;中西方语法化研究发展史初探[D];山东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福祥;南方方言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C”带宾语的语序类型[J];方言;2003年03期

2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3 沈家煊;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4期

4 吴福祥;能性述补结构琐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勇忠;信息短路下的话语标记[J];外语学刊;2003年03期

2 曾立英;“我看”与“你看”的主观化[J];汉语学习;2005年02期

3 王影;朱妮娜;;“你别”的语法功能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4 李宗江;;关于话语标记来源研究的两点看法——从“我说”类话语标记的来源说起[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2期

5 董秀芳;;汉语书面语中的话语标记“只见”[J];南开语言学刊;2007年02期

6 王庆霞;;在演变中的交际共鸣型话语标记“我们都知道”[J];语文学刊;2011年08期

7 董秀芳;;来源于完整小句的话语标记“我告诉你”[J];语言科学;2010年03期

8 陈丽君;;话语标记“我给你说”的演变过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陈丽君;;试析作为话语标记的“我给你说”[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卢莉;话语运用的衔接与连贯:BEC的启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安娜;侯敏;;基于传媒语言语料库的话语标记自动识别与消歧研究[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殷治纲;李爱军;王霞;;“嗯”、“啊”类话语标记的语音学研究[A];2007’促进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易美珍;;“我想”的语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安琛;;试论地方农村工作会议典型报告的语篇结构——以胶南市二零零五年农村工作会议为例[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董秀芳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法化研究:争议与发展并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敏娜;基于蒙古语影视剧语料库的话语标记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2 徐欣;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小说语篇中话语标记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蒋颖;汉藏语系名量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刘丽艳;口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D];浙江大学;2005年

5 赵燕珍;赵庄白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李宇凤;汉语语用偏向问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7 刘瑾;汉语主观视角的表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红妮;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樊小玲;汉语指令言语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磊;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超;《杨澜访谈录》中的常用话语标记“然后”和“所以”[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天明;现代汉语换言类话语标记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孙廷廷;现代汉语回溯性话语标记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郑青青;汉韩话语标记“哪里”与“(?)”的对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5 严川;“你V”类话语标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于春;汉语话语标记“好了”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李鑫;汉语口语话语标记“我说/你说”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8 曹e鴈,

本文编号:1803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803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d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