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文论术语的认知阐释
发布时间:2018-04-29 20:38
本文选题:文心雕龙 + 文论术语 ; 参考:《山东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摘要】:从语言学的角度讲,《文心雕龙》术语研究是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言韵语兼有对象语言和元语言双层功用,颇具审美与认知双重价值;其次,中国文艺理论因蹈袭西方而罹患的“失语症”并不是真正“失语”,而是削足适履丧失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文论话语体系。要重建中国古代文论自身独特的话语体系,必须从中国古代文论本体出发、从古代文论著作本身去找寻,故而《文心雕龙》术语研究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 论文的目的,是希望结合传统训诂学与现代语义学、认知语言学中概念隐喻、框架语义学、意象图式等全新理论方法,对《文心雕龙》文论术语做出系统性梳理和科学解释,对认知语言学理论与中国古典文本的解读的结合做一番创新性的尝试。 论文难点有三:一是《文心雕龙》本身“体大虑周”而“枝派多”、“譬象杂”:二是术语界定各家不一,术语本身又因一词多义、为刘勰自造新词等原因而解说纷纭;三是认知语言学虽在欧美语言学界如火如荼,尤其是认知隐喻在上世纪70年代已形成一股“隐喻”狂热,但国内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尤其是词汇学的认知研究却相对滞后,难以借鉴。 论文创新点亦有三:一是源流考求和内部求证相结合;二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在刘勰文学思想、哲学体系中运用认知隐喻和语义场理论来分析,深入术语词义象征层面,还原术语的文化语境;三是多学科综合,对象是《文心雕龙》文哲术语,研究方法则注重传统“语文学”、新式认知语言学理论方法的运用,是多学科跨越的综合分析。 论文在综合运用词汇学、认知语义学、认知隐喻等相关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从《文心雕龙》文本出发,通过对《文心雕龙》全书宏观结构的梳理,对其术语进行了有组织、有条理的分类,然后结合对具体术语出现文句的统计和分析,力图更加真实、客观地分析《文心雕龙》文哲术语。文章共七章,各章内容大致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是对论文的研究对象、当前研究状况、写作目的、要点、创新点等做出了陈述,并将本文所涉及的主要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做简要说明。 第二章研究《文心雕龙》最核心认知对象,也即《文心雕龙》全书的论述主体——文。第一节论述《文心雕龙》全书的宏观隐喻——即其在“文原论”部分体现出的哲学认知构架。在这个构架中存在三个基本要素即“道”、“圣”、“文”。第二节在梳理了“文”字传统用法和意义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出《文心雕龙》中出现的“文”字的意义层次。“文”字从最初的“雕刻花纹”义到后来引申出诸多义项,《文心雕龙》中有500多处“文”字,涵盖最上位的“世间万物的形容声貌”义到最单纯意义的“花纹”义,但其认知特征,或者说发生隐喻的认知相似性自始至终保持。其核心义素是“[+交错]、[+刻画]和[+花纹]”,[+花纹]是“文”从表示文字到文章所共同具有的核心认知特征,所以《文心雕龙》是一部“文美论”巨著,因为“文”本身的性质就具有美的规定性。而“文”意味着交织文字、文辞而成章,其目的便是刻画“物色”和“物色”摇荡之性情。“道”是哲学认知的起点,也是文之所生的本源,正因如此,《文心雕龙》中的“文”自始至终都离不开“体道”这一基本点。第三节则结合认知范畴理论中的两个重要理论即“家族相似性”理论和“原型”理论分析刘勰“征圣”、“宗经”思想。“圣”、“经”分别作为创作主体和作品这两个范畴的“原型”,集合了人们对这两个范畴最为理想化的特性的认知。本节便在对《文心雕龙》全书对于“圣”和“经”的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它们作为“原型”的特性;而“文”和“笔”主要是结合认知范畴的属性来谈。 第三章分析文章创作的三个核心要素,分别是主观“情”范畴、客观“物”范畴以及艺术想象“神思”。在这三个大范畴划分下,分三节讨论各范畴内的次位范畴。“情志为神明”,“情志”发于创作主体而体现于文章,故“情志”首先可分作者之情志和作品之情志,但二者又密不可分,从作者之情志到作品之情志的转化,便是《文心雕龙》全书所要关注的焦点。而与主体的“情志”变化相关者,最重要是“志”,还有主体之“体性”,作者之“才”与“学”。“性”对“情”具有先决性。第二节针对客观“物”范畴分析刘勰所论“物色”。认知语言学关注主观认知活动,更注重主体与客观世界的互动,这与中国古代哲学观不谋而合。人感于外物而情动,“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外界事物无时无处不影响人的主观感知。第三节论“神思”,主要探讨创作的构思过程及与主客观“情”、“物”关系。 第四章分析《文心雕龙》中“风骨”、“体势”及“赋、比、兴”等几个传统文论术语。“风”最初指自然形态的天地之气,其后隐喻为“风教、风化”,作为文哲术语则指“文意”、“文气”的“风骨”之“风”。在其术语化的过程中,“风”最初的两个认知焦点即“博汜”和“无形而致”是贯穿始终的。“风”的“无形而致”而“动物”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物理性质的吹动,一是政教所施虽无形而化动人心,所以“风”始终以符合儒家礼乐政教为前提,然后才是其“摇荡性情”、“催发情志”的作用。“气”有清浊之体,“风”亦有清浊,即有化感之功,能使文章包含真情实意的“风力”(即文章情意所含感动人心的力度)。“骨”即“文辞”,可总结为点、线、面三方面:“点”指文章之主旨、中心点立意高远;“线”指文章之主干条理明晰;“面”则指文辞质朴、端直而不浮夸,即清癯。三者综合,形成文章之“骨”。而“体势”则着重分析“体”、“势”含义及关系,“体”由“躯体、肢体”义隐喻“体制、形体”,进而在《文心雕龙》中指“体”,此时的“体”实际包括“体统”、“形制”、“风格”三个方面(甚至“写作方法”也包含在内)。而这个“势”也同“体”一样,也包含“形势”、“姿态”、“趋向”等多个含义。“势”由“体”决定,其关键即刘勰所说的“因情以立体,即体成势”,“体”能够“并总群势”。“立体”包括确定主旨,还包括选用何种体裁、形制来表明情理。确定这些以后,才有写作中“即体成势”这个动态的过程,而最终结果便是表现出来的风格。第三节论“赋”、“比”、“兴”,结合传统文论分析《文心雕龙》中“赋”“比”、“兴”的意义,并对认知语言学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即认知隐喻、转喻和“比”、“兴”进行了对比。其中着重分析了“兴”的认知隐喻机制和刘勰对传统“兴”义的继承和突破。包括提出“风通而赋同”;明确“兴”最本质功能在于“起情”;点出“兴”的工作机制为“称名取类”、“拟容取心”;以“胡越肝胆”点出隐喻合适与否的标准;点出“比显而兴隐”的分别等几个方面。 第五章是对创作论部分的隐喻系统分析,最重要的是刘勰《附会》篇提出的人体隐喻系统。刘勰提出文章写作要注重“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本文分别对“情志”、“神明”、“事义”、“骨髓”、“辞采”、“肌肤”等范畴进行分析,然后指出各组比喻之所以发生认知隐喻的原因。第二节则讨论了其它几个通过实体隐喻形成的创作论术语,如“昒裁”、“j冭椤薄ⅰ八酒酢薄N恼碌奈拇峭ü淖值木咛逍翁氏,
本文编号:1821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821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