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从汉语时间感知方式看“在”与“着”的语义差别

发布时间:2018-05-01 03:14

  本文选题:汉语时间感知模式 + 时间副词“在”和“着” ; 参考:《汉语学习》2012年06期


【摘要】:操汉语者的时间感知模式是:我们自己随着时间流在不断延伸,公元纪年是我们延伸的参照,将其看作时间轴。说话人占据的时间———说话时是不断延伸变化的,时间副词"在+VP"表示的是说话时或者句中时间词语所表时间在VP占据的时间段中。说话时的不断延伸使得"在VP"具有持续性。"V着"只表示V的持续,不与说话时发生关系,难以完成交际任务,所以不能独立成句。
[Abstract]:The time perception pattern of Chinese speakers is that we ourselves continue to extend with the flow of time, and the year of AD is the reference for our extension,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time axis. The time occupied by the speaker is constantly changing when he speaks. The adverb "in VP" means the time in the speech or the time word in the sentence is in the period occupied by VP. The continuous extension of speaking makes "in VP" continuous. "V" means only the persistence of V, does not have relations with the speaking, so it is difficult to complete the communication task, so it can not be an independent sentence.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4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戴浩一;叶蜚声;;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J];国外语言学;1990年04期

2 钱乃荣;体助词“着”不表示“进行”意义[J];汉语学习;2000年04期

3 余维;;时间指示的语用对比分析囿——汉外对比语用学的尝试[J];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02期

4 潘文娱;谈谈“正”“在”和“正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1期

5 刘顺;潘文;;现代汉语“有着”句的考察与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03期

6 郭风岚;论副词“在”与“正”的语义特征[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02期

7 陈立民;汉语的时态和时态成分[J];语言研究;2002年03期

8 肖奚强;“正(在)”、“在”与“着”功能比较研究[J];语言研究;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婉梅;表处所的“在Np”的语义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宣恒大;;论汉语的具象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孙宜春;;“NP+V-起来+AP(VP)”句式的语义结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樊友新;;从“被就业”看“被”的语用功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何清顺;汉英词汇重叠式附加意义对比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陈红燕;;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用”字介词框架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卢英顺;现代汉语中的“延续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9 肖奚强;范围副词的再分类及其句法语义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孔令达;;“VP+过”的功能[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李蕊;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助词“着”的选项与排序[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林达真;李绍滋;;基于模式分类的汉语时态确定方法研究[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袁明军;;《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拟声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祝东平;高彦怡;;副词“就”的释义[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于广元;;借代的认知解释研究[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陈万龙;;方位词“前”的歧义用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魏亮珍;;浅析《吕梁英雄传》中的“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寇金凤;;浅析篇章连接成分“当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梁银峰;;《祖堂集》助动词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元莲仙;汉韩语言对比研究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杨先明;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乌晓丽;“X+—N比—N+VP”表义功能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满蕾;东北方言数字词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张军珲;基于统计的常用汉语副词用法自动识别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丁熠;“契合”类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刘喜瑞;“非X不可”句式的相关变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浩一;黄河;;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国外语言学;1988年01期

2 马希文;;北京方言里的“着”[J];方言;1987年01期

3 钱乃荣;吴语中的虚词“仔”[J];方言;1999年02期

4 陈月明;时间副词“在”与“着_1”[J];汉语学习;1999年04期

5 刘丹青;汉语形态的节律制约——汉语语法的“语音平面”丛论之一[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6 郭志良;;时间副词“正”“正在”和“在”的分布情况[J];世界汉语教学;1991年03期

7 周前方;;方位称谓词的语言文化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04期

8 杨平;;副词“正”的语法意义[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2期

9 余维;日汉人称指示的对比分析——对比语用学的尝试[J];修辞学习;1995年06期

10 木村英树;;关于补语性词尾“着/Zhe/”和“了/le/”[J];语文研究;198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培安;;论时间基准及其对时间词语研究的价值[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祝东平;王欣;;“就”字句、“才”字句表主观量“早”、“晚”与“了”的隐现[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冯杨;;留学生时间词语偏误原因分析[J];大众文艺;2010年03期

4 孔令达;;动态助词“过”和动词的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5 李春林;;由副词“一个劲儿”的错误用法说起[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年03期

6 胡培安;;语义层面与时间词语的管界[J];修辞学习;2006年02期

7 胡玲;;“X以来,Y”句的成句条件[J];汉语学习;2007年04期

8 白丁;浅谈什么样的动词可以重叠[J];语言与翻译;2000年02期

9 王桂花;吕玲娜;;现代汉语时间词研究综述[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匡鹏飞;;论复句中时间词语的回指[J];长江学术;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祝东平;高彦怡;;副词“就”的释义[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邓英;;基于说话人的对话语音分割[A];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5]论文集[C];2005年

3 李斌;陈小荷;;汉语褒贬词语的褒贬指向问题初探[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艾妮;;谏劝中委婉格运用的“源”与“流”初探[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王楠;;“无时无刻”的古今演变与词典释义[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梁在明;霍光利;;间接言语行为的表达与理解[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佘晨光;;同传中的简洁原则与同传质量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阮绪和;;江西武宁(上汤)话的程度副词“死、几、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鲁素霞;;现代汉语中的“要不_1”和“要不_2”[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钟明荣;谢双园;;主观性和“还NP呢”句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贾婧;口语翻译:突破语言通讯障碍的“法宝”[N];科技日报;2007年

2 徐家永;要注意三种特殊否定句的使用[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3 引甫;颇具特色的语文工具书[N];光明日报;2007年

4 丁文曦;说话连“嗯”带“啊”,口头语后面的另类道理[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5 李爱军;面向言语工程的情感语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6 龙圣明;明星也要加强中文修养[N];中国文化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刘洪宇;当机器听懂了我们的声音[N];辽宁日报;2008年

8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正确使用“的地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9 记者 杨金凤;2010年前我盟城市语言文字将全部达标[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10 梁业倩;希腊推出汉语普通话广播节目[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祝东平;汉语时间感知模式与相关汉语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陈淑梅;鄂东方言的量范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蒋华;现代汉语“这/那”类指示代词的多维度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媛;事件分解和持续性语义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5 胡培安;时间词语的内部组构与表达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闵星雅;助动词“能”和“会”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海辉;电视访谈中话语缓和的语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8 宗世海;汉语话语中误解的类型及其因由[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0年

9 李洪儒;语句中的说话人形象[D];黑龙江大学;2003年

10 席留生;“把”字句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晓旭;《史记》时间词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学倩;留学生时间词语的偏误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英娴;关联—顺应模式下谎言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士军;表持续义“一X”类双音词的多角度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肖晶;汉语言语礼貌分析模式[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6 江森卓;现代汉语上下关系时间词语[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徐雪琴;维吾尔族初级班预科生现代汉语副词“才”和“就”掌握情况的考察和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8 胡玲;“X以来,,Y”句的成句条件及语法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饶宏泉;汉族儿童语言时体习得[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勇;“还X就Y”超前夸张格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27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827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c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