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俗语辞书的范围及其所录俗语词的特点与研究意义
本文选题:明清俗语辞书 + 范围 ; 参考:《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摘要】:明清俗语辞书的范围可以认定为明清时期(兼及民国)编纂的记录并诠释较通行的一般性的汉语方言俗语或俗语词的辞书;明清俗语辞书收录的"俗语"可以分为"熟语"和"俗语词"两类,俗语词即比较通行的一般性的方言俗语中俚俗性质较重的口语词;明清俗语辞书所录俗语词具有口语性与俚俗性、同时代性、丰富性的特点;对明清俗语辞书所录俗语词进行研究可以拓宽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领域,可以为汉语词汇史等多方面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语料和有益的前期研究成果,对今日权威语文辞书的编纂也有着重要意义。
[Abstract]:The scope of the colloquial dictionarie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an be identified as the record of the compilation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opular and common Chinese dialects colloquial or colloquial words in Chinese dialects; the "Idioms" included in the idiomatic dictionarie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Idioms" and "common words", and vulgar words are popular and common idioms in common dialects. The colloquial words of the colloquial dictionarie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oquial and slang, at the same time, and rich, and the study of the colloquial words recorded in the colloquial dictionarie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an widen the field of modern Chinese vocabulary research and provide a rich corpus and beneficial preliminary Research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vocabulary history and other aspects. Fru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mpilation of authoritative Chinese dictionaries today.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俗语辞书及其所录俗语词研究”(09BYY048)
【分类号】:H13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媛媛;;中古汉语中的介词“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刘海琪;;浅析《京本通俗小说》中的“动+将”结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3 陈凤;;歇后语——从汉字的形、音、义谈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4 蒋绍愚;;王力先生的汉语历史词汇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帅志嵩;;中古汉语“完成”语义的表现形式[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6 王杰;;近代汉语词语与汉译佛经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7 王思齐;;《西游记》近体诗、词[-m][-n]韵尾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周睿;;浅析动宾式惯用语的结构特点[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2期
9 赵非;;网络媒体二零零八年出现的十三个短语特点研究[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年04期
10 刘玉红;;方俗词语考释与方言证诂——以《近代方俗词丛考》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温朔彬;;创新思维在幼儿成语教育中的运用[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箭;;菠萝发展史考证与论略[A];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East—Asian Agriculture History[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邸宏香;《辨音纂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雪梅;内蒙古晋语凉城话及其变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金菊花;朝鲜后期汉译谚语集《耳谈续纂》语言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佐藤芳之;日汉同形异义词研究[D];北京大学;2010年
5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晓静;东汉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孟德腾;现代汉语嵌入式预制语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张龙;现代汉语习用语法构式句法分析及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姜兴鲁;竺法护译经感觉动词语义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徐曼曼;何休《春秋公羊傅解诂》词_Y训诂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乐乐;《佛本行集经》述补结构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2 熊鹰;《佩文韵府》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秋庄;中高级阶段越南学生汉语成语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4 任娅妮;汉语歇后语的语境顺应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易南佳;《古谣谚》谚语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6 李逢丹;《歧路灯》俗语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7 欧明晶;《齐东野语》复音词与《汉语大词典》的编纂[D];湘潭大学;2011年
8 石景;对外汉语教学口语习用语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9 张巧丽;《北梦琐言》同义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10 亓恒娜;《现代汉语词典》佛源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子满;应用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05年04期
2 周志锋;明清俗语词考释[J];古汉语研究;2004年03期
3 黄征;;徐复先生对汉语俗语词研究的贡献[J];文教资料;1995年06期
4 黄征;魏晋南北朝俗语词辑释[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5 杨宝忠;河北高阳俗语词探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6 张金梅;新时代·新语汇·新心理[J];阴山学刊;2002年06期
7 张涌泉;俗语词研究与古籍校勘[J];古汉语研究;1989年03期
8 李汉威;新时期的新语汇[J];江汉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9 王文晖;明清白话小说俗语词例释[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张万有;赤峰汉语方言词汇——人品、称谓、身体、服饰、饮食类[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世超;;东北官话的否定词[A];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第二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陈密容;;网络语言试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田传茂;;摘译新究[A];科技期刊办刊经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陆刚;;汉语连珠四字结构与英语避虚就实的特点[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谢英;;法律文本中“的”字短语的特点及运用问题[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6 李晓琪;;《博雅汉语》编写实践与编写原则[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7 杨雅璜;;浅谈电视同传的难点[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姚婷;;浅析网络语言[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邹琼;;移就的语言结构形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左燕青;;浅析商务口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徐时仪 肖燕;“杜撰”的语源[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宝红;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刘红妮;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阮剑豪;《元典章》词语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贾娟;敦煌变文俗语词论著解题[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翟燕;明清山东方言助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武建宇;《夷坚志》复音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敏春芳;敦煌愿文词汇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张振羽;《三言》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朋建;网络语言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萨仁胡雅嘎;《蒙古秘史》专有名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春婵;兴宁俗语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钱英娇;当代合同语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金金;汉语歇后语的认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进玉;现代汉语类词缀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锐;《颜氏家训》联合式复合词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王顼;《管子》复音词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韦扬波;广西宜州百姓话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关天尧;新词语中动、名词性反义词语聚合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45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845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