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把字句的及物性分析
本文选题:把字句 + 及物性系统 ; 参考:《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年01期
【摘要】:本文从系统功能语法出发,通过及物性系统分析汉语把字句,将其分为单事件把字句和双事件把字句,其中双事件把字句包含结果类和位移类。我们发现,能构成单事件把字句的有物质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心理过程;对于这些过程中的不同动词和参与者来说,只有"受事性目标"具有进入单事件把字句的条件,而"结果性目标"和"范围"都不能进入。双事件把字句的第一事件可以是物质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和心理过程,第二事件则多为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和存在过程,不同的过程在结果类和位移类的分布也很不一样。
[Abstract]:This paper, starting with the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analyzes the Chinese word sentence by transitivity system, which is divided into single event sentence and double event sentence, and the double event clause contains result class and displacement class. We find that it can form the material process, the speech process, the behavior process and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 of the single event sentence. For the different verbs and participants, only the "subject target" has the condition to enter the single event, but the "result goal" and "scope" can not be entered. The first event of the double event sentence can be the material process, the speech process, the behavior process and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 and the second events are the physical process, the relationship process and the existence. Process, th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processes in the result class and displacement class is also very different.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杨国文;汉语“被”字式在不同种类的过程中的使用情况考察[J];当代语言学;2002年01期
2 周晓康;现代汉语物质过程小句的及物性系统[J];当代语言学;1999年03期
3 王惠;“把”字句中的“了/着/过”[J];汉语学习;1993年01期
4 崔希亮;“把”字句的若干句法语义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03期
5 张济卿!日本国神户市滩区高羽町三丁目13—3;有关“把”字句的若干验证与探索[J];语文研究;2000年01期
6 郑杰;现代汉语“把”字句研究综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农朗诗;程度补语“极”、“透”、“死”、“坏”个体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顺;语境的语法学功能透视[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3年02期
2 张济卿!日本国神户市滩区高羽町三丁目13—3;有关“把”字句的若干验证与探索[J];语文研究;2000年01期
3 王寅,朱长河,狄梅;第二届全国认知语言学讲习班与研讨会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02期
4 张莉莉;谈“都……了”句式的认知特点[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5 卿显堂;副词“尽情”的形式化标志[J];古汉语研究;2003年03期
6 姚占龙;也谈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有+名”结构[J];汉语学习;2004年04期
7 张云秋,柴兴东;汉语主动式的表达形式及强化等级[J];北方论丛;2002年04期
8 王光全;“把”字句的原型用法[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张健军;完句范畴的归纳及理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9期
10 甘智林;带宾“V+一下_1”、“V+一下_2”格式的语序问题[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崔希亮;;动词的语义、配价以及论元之间的关系——以汉语“在”字结构为例[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6年
2 杨海明;;被字句中弱施动角色的层级[A];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汉语被动表述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西双版纳傣语量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韩大伟;英汉运动类动词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文雅丽;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4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李晋霞;现代汉语定中“V双+N双”结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杜道流;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7 王志军;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熊仲儒;现代汉语中的致使句式[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9 高明乐;题元角色的句法实现[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10 陈前瑞;汉语体貌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娟;现代汉语程度副词修饰动词性成分研究[D];北京大学;2005年
2 饶宏泉;汉族儿童语言时体习得[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3 贾冬梅;“才X就Y”句式探究[D];暨南大学;2005年
4 褚俊海;桂南平话与白话的介词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5 王荣;汉语“NP的VP”结构在句子中的句法语义语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芬花;汉语“比”字句与英语“than”结构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7 董梅;汉语“de(的)”和法语“de”的语法化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8 邓扬;现代汉语宾语从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9 孙宝民;“大+VP”及其相关结构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岚;表时段词语在现代汉语肯、否定句式中的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瑞芬;“动(形)+死+……”的结构语义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韩景泉;空语类理论与汉语空位宾语[J];当代语言学;1997年04期
3 徐杰;两种保留宾语句式及相关句法理论问题[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4 周晓康;现代汉语物质过程小句的及物性系统[J];当代语言学;1999年03期
5 邱冬梅;口语中普遍而又特殊的补语类型——感受程度补语[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10期
6 张伯江;施事宾语句的主要类型[J];汉语学习;1989年01期
7 史锡尧;论语义与语法的关系[J];汉语学习;1992年03期
8 范晓;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二)[J];汉语学习;2001年06期
9 崔希亮;“把”字句的若干句法语义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03期
10 张谊生;程度副词充当补语的多维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中川裕三;;关于“CR句式”中的主语[A];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新强;黄婷婷;;保留宾语把字句的句法生成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杜鹃;;及物性系统与语篇深层意义——教学语篇《母女网络情》的文体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6期
3 孙立新;;关中方言“了”字初探[J];唐都学刊;2011年04期
4 李飞;;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把”字句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6期
5 马敏;;浅析新疆汉语方言中“把”字句的泛用及其原因[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王文敏;;《红楼梦》“把”、“将”字句的句法、语义特征及其在维吾尔语中表达[J];民族翻译;2008年02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郑定欧;;汉语动词词汇语法[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2 亓艳萍;;小学儿童运用被动句表达的调查研究[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3 郭中;;从类型学的角度看汉语的基本语序问题[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吴定川;;浅淡如何解决布依语翻译中的语法问题[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5 王建莉;;内蒙古凉城方言中的古语词选释[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朱俊玄 商务印书馆;《语法分析讲稿》:方法与问题并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伯江;施事和受事的语义语用特征及其在句式中的实现[D];复旦大学;2007年
3 冯文贺;汉语连词及其相关结构的依存分析[D];武汉大学;2011年
4 刘黎岗;重庆话口语中话题的结构与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王迈;语言形式化原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赵贤德;句管控下的“V成”结构及相关小句[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钟小勇;重动句信息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倪蓉;现代汉语作格交替现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王媛;现代汉语单音节动作动词的方向性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10 武文杰;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梓莹;《红楼梦》前80回中的把字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2 何君;“V过”把字句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解玲;把字句研究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奚菁颖;从句法/语义的界面出发论汉语的把字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肖丹;早期句法发展:儿童早期把字句的个案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6 刘繁;双重围复合网络与把字句的语法复合[D];重庆大学;2004年
7 李爱英;朝汉翻译中的SOV形式与“把”字句的转换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金明淑;韩国学生汉语习得情况的调查与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9 张春燕;《红楼梦》把字句及其英译对比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祁青;从《四世同堂》看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动词差异[D];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54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854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