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顺应理论在我国的研究概况及前瞻

发布时间:2018-05-07 22:23

  本文选题:顺应理论 + 语用学 ; 参考:《语文建设》2014年35期


【摘要】:顺应理论近年来成为语用学研究热点领域。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文献库分析,我国顺应理论应用研究已经走过了20多年历程,经历两个阶段:介绍引入顺应理论阶段和该理论在翻译、语用研究、语码转换等方面的应用研究阶段。通过回顾顺应论在中国的研究,归纳我国学者们在顺应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特点和存在的不足,展望顺应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Abstract]:Adaptation theory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pragmatics in recent year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Knowledge-based Library, the application of adaptation theory in China has gone through more than 20 years and has gone through two stages: the introduction of adaptation theory and the translation and pragmatic studies of the theory. Code convers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search stage. By reviewing the research of adaptation theory in China, this paper sums up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Chinese scholars in adaptation theory, analyzes the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and shortcomings in this field,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adaptation theory in China.
【作者单位】: 宿迁学院外语系;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科基金指导项目(2013SJD74003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章玲;;漫谈商标汉译中的文化顺应[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2 陈诚;;顺应理论对散文翻译实践的启示[J];文学教育(中);2010年12期

3 郑小莉;;基于顺应理论的汉英口译语言特点的个案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4 蒋欣彤;;顺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J];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Z1期

5 杨春燕;;我国任务型教学中的顺应理论[J];文教资料;2006年29期

6 冯园园;;顺应理论视角下的隐喻含意研究[J];吉林教育;2010年01期

7 张蕾;;顺应理论在政治外交辞令中的运用[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7期

8 方灿;黄丽娟;;顺应理论对英汉翻译的解释与启发[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年06期

9 杜秀红;;顺应理论与歇后语的语用功能[J];科技信息;2009年36期

10 焦恩红;李艳;;顺应理论与相声的解读[J];科技信息;2009年3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瑞芬;顺应理论观照下对词这一文学体裁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李群;从顺应理论视角分析《吾国与吾民》[D];辽宁大学;2013年

3 龚莉;顺应理论框架下《绝望主妇》中非真实性话语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4 陈玲;从顺应理论分析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的演讲[D];外交学院;2012年

5 王传奔;顺应理论对礼貌和不礼貌的阐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6 唐珞;运用顺应理论进行中文菜单英译[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林巧彬;顺应理论和合作原则视角下的无线电陆空通话英语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8 李敏;从顺应理论角度分析准译员在汉英交替口译中出现的障碍以及解决方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9 李燕娟;基于顺应理论的英语间接拒绝语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学;基于顺应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写作教学[D];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58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858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e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