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从汉语二语习得中的界面问题看影响成人二语习得成功的因素——以习得汉语wh-词做不定代词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16 08:14

  本文选题:二语习得 + 句法-语义界面 ; 参考:《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年06期


【摘要】:成人二语习得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绝大多数的成人最终都无法完全成功地掌握一门外语,对于这一现象,研究二语习得的学者提出了不少解释和假设。本文通过对说英语的人和说日语的人学习掌握汉语wh-不定代词的研究,尝试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在一项实证研究中,笔者调查了以下问题:在说英语和说日语的人的最终汉语二语语法里,wh-不定代词在语义和句法的界面层次上能够与制约成分连接并得到妥善制约吗?在他们的最终汉语二语语法里,可以对汉语wh-不定代词制约的所有制约成分都会起到制约作用吗?实验结果显示,汉语二语语法在句法和语义界面上的连接方面存在缺陷,因而导致汉语二语语法的不定性和易变性。
[Abstract]:A common phenomenon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 is that most adults are unable to master a foreign language successfully. For this phenomenon, scholars who study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have put forward many explanations and hypothes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ain this phenomenon by studying English speakers and Japanese speakers in learning to master Chinese wh-indefinite pronouns. In an empirical study,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can wh-indefinite pronouns be connected with constraints at the semantic and syntactic interface levels in the final Chinese second language grammar of English-speaking and Japanese-speaking people? In their final second language grammar, can all the constraints of Chinese wh-indefinite pronouns be restric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ome defects i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yntax and semantic interface in Chinese second language grammar, which leads to the uncertainty and variability of Chinese second language grammar.
【作者单位】: 剑桥大学;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秋芳;微变化研究法与二语习得研究[J];现代外语;2003年03期

2 易金兰;语言负迁移现象及其对二语习得的双面影响[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杜小红;从母语习得谈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输出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3年01期

4 张红霞;语法听写——在课堂互动和显性二语知识练习中学习写作[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9期

5 李炯英;;二语学习策略的多元分析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4年01期

6 马英;;词汇组块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12期

7 陈三东;试论母语对二语习得的促进作用[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刘建芳;;适当的词汇学习策略有助于词汇的学习(英文)[J];语文学刊;2005年20期

9 关红艳;;成人二语习得与英语教学[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10 杨应梅;;语言的负迁移与二语习得[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易静;;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分析阅读理解错误[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宋雪松;文旭;;二语习得中的概念整合模式[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吴慧;;从输入到输出的习得过程及其心理机制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4 彭昆湘;;语法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演变及其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5 伍志辉;;交互作用的认知语言学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李慧杰;秦怡;;外国教师与中国教师教授儿童英语之对比分析[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齐秀坤;赵咏;;母语的负迁移对英语学习者写作的影响[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8 冯伟伟;;影响中小学英语教育的几个“融合”之势[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9 赵凌;;文化的标记性研究[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陈万会;;心理词汇的表征与二语词汇习得中的跨语言影响[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山西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赵建会;母语迁移和二语习得关系之我见[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2 陈琳;外语学科中的辩证法[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岳阳师范学院 曾葡初;“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没有本质区别吗?[N];光明日报;2001年

4 受访嘉宾:薛毅: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袁洪庚:兰州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 主持人:本报记者 王佳欣;外语教材:是否要原汁原味[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5 缪迅;英语教学“一条龙”要舞起来[N];文汇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运财;二语习得中的个体差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钟书能;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名词化习得的认知语言学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3 武和平;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进行体标记的优选论解释[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4 倪蓉;现代汉语作格交替现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徐璐;课堂教学中的动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张宁宁;英语时体习得中的类比运用: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案例调查[D];复旦大学;2009年

7 丰国欣;第二语言认知协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谢元花;中国学习者对英语提升谓词的习得:语义启动和句法启动的综合分析模型[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9 暴丽颖;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环境中的语言石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郑超;IP外名词性结构及其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初始重组[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文慧;情感过滤对二语习得输出过程的作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郭文琦;二语习得中情感因素与英语口语教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3 李瑛;基于二语习得理论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4 侯伟;词汇呈现方式对儿童汉语词汇习得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5 范荣廷;母语迁移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胡振波;不同层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相关因素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声威;产出性练习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8 王正胜;中国学生对英语Tough结构的习得[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9 朱恒华;计算机技术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黄小艳;中国学生英语心理动词习得中的参数重置[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96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896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c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