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方言翻译转换机制

发布时间:2018-05-19 14:18

  本文选题:双语 + 方言 ; 参考:《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摘要】:方言常见于文学翻译,甚至是口译,有时成为翻译棘手的问题。翻译时可能经过方言与标准语互译的语内转换过程,其语际转换结果有二:标准译语和方言。由原语方言、标准原语、标准译语和译语方言四大要素可演绎出七种方言转换机制。
[Abstract]:Dialects are common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even interpretation, and sometimes become a difficult problem in translation. The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of dialect and standard language may take place in two ways: standard target language and dialect. The conversion mechanism of seven dialects can be deduced from four elements: the original dialect, the standard source language, the standard target language and the target dialect.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翻译科学研究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8JJD740057);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7-0349) 黑龙江大学博士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H1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志强;孙嘉卿;;一个伟大传统的失落与重建——从汉语形象角度看白话文改革[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2 唐玲;从语序看英语和汉语句子的强调[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3 许进;英汉倒装句的修辞比较与翻译[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曹顺庆,邹涛;翻译文学与原有文学的互动性与一体化过程[J];西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易匠翘;施事在被动句中的语用地位——兼论“被”字在被动句中的作用[J];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6 郑远汉;语序与修辞[J];汉语学习;2003年05期

7 黄慧君;歧义与翻译中对待歧义的策略[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易匠翘;言语链中偏正复句内部语序的语义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9 秦方奇;是终结,还是……——简论文学的前途[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潘福燕;英语科技文体的语词特点及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谢欣欣;;浅析增词法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荣光启;现代汉诗的发生:晚清至“五四”[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董燕;林语堂文化追求的审美现代性倾向[D];山东大学;2005年

3 梅启波;作为他者的欧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于立影;骆宾基评传[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淑霞;王安忆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亮;海外体验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发生[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董育宁;新闻评论语篇的语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8 袁新;论“文学译本是‘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杨全红;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慧;中西文化中数字的象征意义[D];厦门大学;2002年

2 周颖;论中英人名翻译[D];四川大学;2003年

3 孙寰;俄语同义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4 朱中方;文学的“固执”[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艳;香港时空下的“故事新编”[D];山东大学;2005年

6 林颖颖;白先勇同性恋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曹晓斌;中学修辞教学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超;论胡适的文学理论与批评[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9 田莎;论白先勇小说创作的女性视角[D];西南大学;2006年

10 朱淑华;今文《尚书》词义引申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美雨;;论影视剧中方言词的应用——以方言词“浪”为例[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韩林林;;浅析语言中的“类推”现象[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陈世明;;新疆民汉双语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J];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03期

4 岳风华;;净脸!大家一起来纠错![J];广告大观(标识版);2005年11期

5 张光明;;方言语汇中的特殊语法现象[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孙玉文;;扬雄《方言》与方言特征词的判定问题——以《方言》部分方言词的重复注释为例证[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彭咏梅;;“眼w弚彙薄ⅰ把踳iwi”与“眼(灄见)(灄见)”[J];语文学刊;2011年12期

8 肖皿舟;李楠;穆亚伟;郭燕春;;语言研究札记[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9 王云路;徐曼曼;;试论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的语言学价值[J];语言研究;2011年02期

10 殷明;;项目化教学法在《商务沟通》(中英双语)课改中的应用[J];华章;2011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青;;《朱子语类》中的方言词[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田小琳;;由社区词谈现代汉语词汇的规范[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吴启禄;;布依族古籍翻译中的方音处理[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4 钱乃荣;;新世纪的语言环境和上海话的变化[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5 王建设;;略论明本《荔镜记》的方言归属[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6 林一心;;社会发展激活汉语流行语[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7 李如龙;;闽南方言与闽南文化[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新词新语规范基本原则研究课题组 ;金惠淑;;新词新语规范基本原则概论[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9 曾子凡;;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的几项不足[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彭泽润;丘冬;;现代汉语词典和字典编写思想的现代化[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杨有泉 王丹娟;泽普县搭建“四个课堂”提升干部双语水平[N];喀什日报(汉);2009年

2 通讯员 董付东 段志坚;叶城县西合休乡重视干部双语培训工作[N];喀什日报(汉);2009年

3 通讯员黄明;阿合奇狠抓干部“双语”培训学习[N];克孜勒苏报;2009年

4 记者 陈力波;布尔津县积极营造“双语”环境[N];阿勒泰日报;2009年

5 通讯员周永强、王煊;三工河乡机关干部踊跃学习双语[N];昌吉日报;2009年

6 通讯员钟改清;伊宁县八成干部“双语”达到C级[N];伊犁日报(汉);2009年

7 通讯员 易朝中;各县市突出“五性”开展“双语”培训[N];日喀则日报;2010年

8 记者朱必义;伊宁县三千干部过双语关[N];新疆日报(汉);2010年

9 伍丽琴;农牧区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点滴[N];伊犁日报(汉);2010年

10 通讯员 赵倩;格尔木“双语”教学形成校本特色[N];柴达木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晁瑞;《醒世姻缘传》方言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宏佳;湖北咸宁方言词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红梅;汉语方言词汇语义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温美姬;梅县方言古语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唐七元;汉语方言同源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孙毕;章太炎《新方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吴宝安;西汉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陈长书;《国语》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夏凤梅;《老乞大》四种版本词汇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吴泽顺;汉语音转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yN;《现代汉语词典》四个版本方言词比较研究[D];鲁东大学;2012年

2 曹琼;《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徽方言词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3 江燕;《说文解字》所收方言词与现代汉语方言词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田膂;《玉篇》方言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刘红花;《广韵》方言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吴剑安;晚辈类亲属称谓的方言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孔凡洁;《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方言词[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边小玲;《现代汉语词典》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方言词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岳春娴;《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的方言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10 龙琳;《红楼梦》中所见湘方言词语的相关问题及其考证[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10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910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9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