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语音层次与边界方言属性——以丹阳方言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20 20:32

  本文选题:语音层次 + 边界 ; 参考:《语言科学》2012年05期


【摘要】:丹阳方言位于江淮官话与吴语交界地带,语音演变情形复杂。历史上较完整的文白异读对应已经消失,但今声母、韵母与中古音韵地位对应的不齐整,仍可显示出方言语音的不同层次。通过与扬州、苏州、常州语音的比较,可看出丹阳方言的边界方言属性,分析丹阳方言语音里的异源层次,发现方言底层的语音形式;可探讨丹阳方言文读层和白读层的来源,以及方言语音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演变趋向。
[Abstract]:Danyang dialect is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of Jianghuai Mandarin and Wu dialect, and its phonetic evolution is complicated. The relatively complete correspondence in history has disappeared, but the inhomogeneity of the consonant and the position of vowel and the middle ancient rhyme can still show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dialect pronunciation. Through the comparison with Yangzhou, Suzhou and Changzhou, we can see the boundary dialect attribute of Danyang dialect, analyze the heterogenous level in Danyang dialect pronunciation, find the phonetic form at the bottom of the dialect, and discuss the origin of Danyang dialect reading layer and white reading layer. And dialect phonetic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 different evolution trend.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分类号】:H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美姬;;从古语词看客家方言与吴语的关系[J];农业考古;2009年06期

2 郜彦杰;;《随园食单》方言词语札记[J];新余高专学报;2009年05期

3 郑张尚芳;;皖南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01期

4 赵日新;;安徽省的汉语方言[J];方言;2008年04期

5 贺巍;河南山东皖北苏北的官话(稿)[J];方言;1985年03期

6 曹志耘;;吴徽语入声演变的方式[J];中国语文;2002年05期

7 陈光磊;“lO头”误作“打头”[J];语文建设;1989年01期

8 陈忠敏;论北部吴语一种代词前缀“是”[J];语言研究;1996年02期

9 ;第五届国际吴语学术研讨会[J];方言;2009年01期

10 吕洁丽;顾秋丽;;杭州方言语法中的官话成分[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殷树林;;也论文白异读与语音层次[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卫国;陈屹立;;经济学的语言与语言的经济学——语言经济学的一个综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翁春;;试析中古-m尾韵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发展的不平衡性[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羊淇先生论吟诵[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5 梁玉璋;;闽北的方言[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刘敬林;;加强词义研究薄弱处工作全面提升语文词典释义质量[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游汝杰;;汉语方言竞争力比较(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8 朱蕾;;安徽泾县方言中一种特殊的单音节动词重叠[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9 张娟;;小议汉字的民族认同性[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10 胡方;;温州话浊塞音的声学分析[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潇;剑磨八年 璧合中西[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2 陈婉婉;规范语言文字,你做得怎么样?[N];安徽日报;2008年

3 吴影 ;吴侬软语[N];中国文化报;2004年

4 撰文 李奇瑞;婉曲轻柔九江话[N];九江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何瑞林;扬州话将录音永久存库[N];扬州日报;2009年

6 ;台湾民间方言之源流[N];海峡时报;2001年

7 俞扬;“洪武赶散”与泰州方言[N];泰州日报;2006年

8 陈宗道;宝应方言里的吃[N];扬州日报;2006年

9 顾建平;吴语与吴歌[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蒋廷玉;有声库存,让方言文化跨越时空[N];新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磊;鄂东北江淮官话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存雨;江苏江淮官话音韵演变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3 贡贵训;安徽淮河流域方言语音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徐越;杭嘉湖方言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5 唐七元;汉语方言同源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王文胜;处州方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7 李超;周昂《增订中州全韵》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林素娥;湘语与吴语语序类型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王洪钟;海门方言语法专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徐红梅;皖北方言词汇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小烈;铜陵方言语音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2 盛芳;北部吴语语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3 邓楠;祁门军话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4 路建彩;《元声韵学大成》与明代吴语[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荀海燕;江苏方言音韵个案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6 杨梅;湖南省临澧县珠日话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田玉晶;祁门民话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8 岳俊丽;晋语沁源县王陶话语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曹晓燕;无锡方言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10 罗业永;刍议《山歌》中的明清吴语副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161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9161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b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