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荷尔德林翻译思想阐释

发布时间:2018-05-20 20:51

  本文选题:荷尔德林 + 翻译实质 ; 参考:《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摘要】:荷尔德林认为,翻译实质是找寻构成"纯语言"的核心成分;翻译过程是诗的灵的演进方式;翻译方法是实现人类文化共享、弘扬时代理想之桥梁。其翻译思想中所表现和表达的内容是一个有机综合体,涵盖了哲学、诗学和神学,达到了跨越时代的深邃和丰富。
[Abstract]:Holdrin believes that the essence of translation is to find the core component of "pure language";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s the spiritual evolution of poetry; and the method of translation is a bridge to realize the sharing of human culture and to carry forward the ideal of the times. The content of his translation thought is an organic synthesis, covering philosophy, poetics and theology, reaching the depth and richness of the times.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文法学院;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曹明伦;;揭开“纯语言”的神学面纱——重读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刘小枫;《安提戈涅》第一合唱歌的启蒙意蕴——纪念康德逝世二百周年[J];国外文学;2004年02期

3 沃尔特·本雅明,乔向东;翻译者的任务[J];中国比较文学;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建龙;翻译中的意义选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楚春霞;;解读苏珊·巴斯内特的“种子移植”理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刘德军;陈艳君;;旅游资料语篇特点与英译策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邓燕;;大中华文库版《浮生六记》翻译策略解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彭灿;;跨文化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6 杨冬冬;;从译者主体性看严复的古雅文体[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7 卢颖;;典籍翻译中直译法策略的选择——以《圣经》翻译和佛经翻译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8 张雪芳;;从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奈达对等翻译观简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9 柴倩;郑亚南;;从关联理论看圣经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10 郭春林;;翻译即共享——谈翻译活动的本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任东升;;翻译文化研究的新概念[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赵杰;郭九林;;从认知角度谈文化负载词在翻译中的功能对等[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谭倩倩;;哲学解释学观下的阐释学翻译理论——论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与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高永欣;;翻译理论与译者的角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于海岩;;解析英汉翻译中源语、目的语的意义联想——从互文性角度看翻译的应对策略[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曹娴;;释意理论视角下《高老头》的两个译本对比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星颐;;比较文学与翻译之间的关系刍议[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9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王洪涛;;从此岸到彼岸的反拨与超越——当代西方翻译研究学派研究范式探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贺显斌;论权力关系对翻译的操控[D];厦门大学;2004年

7 侯国金;语用标记等效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9 龚芬;论戏剧语言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政治语篇中英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菲菲;论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审美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田昕霞;从释意理论的回顾和思考看会忆口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娟;杨必译《名利场》中“good”一词的具体化译法批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唐海蓉;从功能主义理论视角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笔译教材的编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蒋薇;对外英语文化新闻报道中的解释性编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陈圆圆;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京华烟云》中的文化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曹青;从功能对等角度探讨许渊冲的翻译理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谷嫦欣;英汉脏话翻译的文化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王冰;《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映射译者风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红满!洛阳036信箱62号,河南洛阳471003;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发轫———读沃尔特·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J];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01期

2 陈永国;翻译的不确定性问题[J];中国翻译;2003年04期

3 王东风;解构"忠实"——翻译神话的终结[J];中国翻译;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悦;;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重要性[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2 陈海军;;评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3 李广荣;;文学翻译批评中功能翻译理论误用个案分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03期

4 段丁;;翻译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2期

5 靳罗撒;;用标点表情达意——标点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1年09期

6 马文樝;;“互文性”对翻译研究的影响[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7 李禾;;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探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8 马雪松;;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商标翻译[J];学理论;2011年22期

9 童洁;;论旅游英语的翻译方法[J];鄂州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王济华;;旅游文本中互文性的翻译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桂平;蔡东风;尹宝生;徐立军;陈建军;;翻译工作室[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2002年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张晗;;浅析翻译中依赖词典造成的几个误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志;;浅谈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的作用[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璐;;互文性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哈斯也提;;论语用潜能的等值传达——对《一件小事》俄译本的解读[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何巧华;;让心灵诗意的栖居在习作中[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谭倩倩;;哲学解释学观下的阐释学翻译理论——论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与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立香;;翻译过程的有声思维实验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陆勇;;经贸作品汉译俄翻译过程初探[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4年

10 陈宝玉;;从英译汉看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差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必圣(书评人);天上的荷尔德林:他的思想里没有黑暗[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2 芮虎;谈林克的荷尔德林译作[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白谦慎;刘皓明谈荷尔德林[N];东方早报;2009年

4 吴晓樵;荷尔德林早期的中国知音[N];中华读书报;2006年

5 刘皓明;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诗歌的误读[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许明龙;译事历五载,甘苦告世人[N];中华读书报;2009年

7 江文;荷尔德林:私人话语与大师境界[N];北方经济时报;2001年

8 柳延延;人类最好的品质都在孩子身上[N];解放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李文生 陈海峰 实习生 赵汗青;标识缺乏规范翻译无人监管[N];深圳特区报;2006年

10 北京 小雪儿;东方快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雅峰;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外宣翻译过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谢军;霍克斯英译《红楼梦》细节化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滕梅;1919年以来的中国翻译政策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4 李占喜;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文化意象处理举隅[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5 宋志平;选择与顺应[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旭;从审美假象到神圣真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雪芹;《论语》英译语境化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尚宏;不同译者思维过程与职业能力的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钱纪芳;和合翻译观照下的服装文字语言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翼;翻译过程的整合模式及其在法律文本时间概念翻译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06年

2 赵耀;品牌名称翻译中的文化顺应[D];湘潭大学;2006年

3 陈超;基于图式理论的翻译过程中意义转换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张凌;图式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实现[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朱明霓;奇幻性在翻译中的体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少爽;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翻译[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郑素芳;从功能对等角度看汉语习语英译的问题及解决办法[D];吉林大学;2009年

8 张健;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和翻译单位的TAPs语料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9 杨勇;基于关联理论的文化翻译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10 应承霏;英语儿童文学的汉译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16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916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d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